第三十章战争之后南线

他看看四周几百个才吃了败仗的散兵,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不是他们太容易轻信,而是现在这些听惯了命令的兵士,突然没有了指望,又遭逢这么惨痛的失败,现在有个中山先生和赵伯先派来联络的人,过来找到他们,这种对他的期盼,也是人之常情。

王峰沉声问道:“你们现下有多少人?还能联络多少人?有多少武器?多少子弹?还有军官没有?”

底下扰攘一阵,王阳明苦笑着过来汇报:“现在最大的军官,就我一个,其他不过是正副班长,排长的人物,其他军官,有马的早就跑了,我们这里有207个人,步枪140杆,子弹200来发。”

王峰看着他:“那你们可愿意听我的指挥?”

王阳明还是苦笑:“现在我们都这种情形了,徐固卿那里我们也实在不愿意去,宁愿给好汉子牵马,也不给赖汉子当祖宗。再说你又是伯先兄派来的,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你说东咱们便望东,你说西咱们就跑西。”

王峰点点头目光,在那些疲惫的士兵面孔上,缓缓扫过:“既然大家信得过兄弟我,我也就不恭敬了!反正都是为的推翻大乾帝国,光复我汉家河山,兄弟,也不怕第一个站到这个风口浪尖!现下国内局势好得很,黄克强已经到了汉口,和大乾帝国军队血战当中!其他各州也都纷纷光复…………”

王峰正在那里做政治动员呢!王阳明在底下低声道:“这些弟兄们都知道,王先生还是说说,下一步打算吧!”

王峰噎了一下,咽了口吐沫笑道:“也好!那兄弟就说说,咱们下一步打算。既然咱们起事了,这个大乾第9旅的虎皮,咱们也不能再披在身上啦!我觉得咱们就叫铁血军吧?我先当这主官,过了这阵,再虚位待贤…………金陵,咱们是去不得了!到那里既没有补充,也没有粮饷支应,只能自己垮掉,我觉得咱们的目标,就是汉江!”

虽然不能排除他是地头蛇,再加上内应配合的因素,但是自己要是带着几百个经过严格训练的新军,制造局自己为什么不能打下来?现在民心这么浮动,到时候就是一呼百应的态势,汉江制造局、海关道、大乾银行都有大把的银子和军火,这实力说扩张起来就扩张起来。

底下有士兵表示了异议:“林团长的吴郡,已经先光复了,他又是咱们的忠实同志,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吴郡,求他们收容,然后再做打算?”

“求他们收容?是收留吧?男子汉大丈夫和招呼为什么要靠别人呢?咱们有枪有人的,为什么要靠别人?咱们自己干不行吗?我觉得人要有骨气!”

果然第9旅的士兵中,都多有秀才投军的说话,都极有条理。

王峰看看四周笑道:“兄弟,原来在香江的时候,和伯先兄已经谈过这个问题的。颂亭兄(林彦俊字)果然是我们自己同志,三十五团驻镇江,三十六团在江阴,光复吴郡是有把握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帮忙!但是我们第9旅的军资储备全在汉江,就算得了吴郡,也拿申海没办法?对这光复下游,响应黄克强先生的大举,也没什么帮助。而拿下汉江,就全局截活。汉江银行有饷,汉江制造局有军火!而且夺取汉江之后,这对朝廷的震动也是最大!伯先兄,叮嘱我再三,就是从第9旅抽调精锐,协助汉江的光复,大家也都是光复的最大功臣!”

这些兵士们被王峰说得都露出了向往的神色,王阳明也是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

他本来就是第9旅最年轻有为的排长,后来被保送读书回来分当车长,年轻人对起事最是热心,巴不得立一番功业。

秣陵关起义失败,已经是让他觉得憋了一肚子的气,年轻人意气风的时候还好,稍遇挫折就会觉得前途灰暗。

突然碰到天上掉下个人来,给他们指条光明大道出来,胸口热血这一涌,就攘臂大呼:“支持王司令打到汉江去!”

这么一呼叫,王峰的铁血军司令的名头,就算坐实啦!

200多个士兵,被整编成两个支队,王阳明担任一支队司令官,王峰兼任二支队司令官,这支小小的队伍又恢复成了正规军的模样。

全军成警戒行军的战斗队列,向汉江行进,沿途的散兵,发现这里队伍严整,自己靠拢了过来,也愿意加入铁血军。

王峰把他们都编入了两个支队当中,不愿意的,都下了他们的枪,随便丢到哪里去。

到了天明,到汉江的时候,这支队伍已经扩充成400多人,当然这一百多个人都是他自己从系统里兑换的军官(或者叫特战队员)。

每个支队都有三个连,枪械齐全,但是子弹还是太少,平均每枪不到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