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自古名将乃天成

“我的意思,那块地就叫蒙古自治州,选一个可靠的人出来,实现自治。把铁路修过去,平时他们有余力了,再修驰道,交通便利了,鼓励人过去做买卖,如果蒙古人想要到长城内来,也欢迎,他们可以来这边开餐馆,做买卖。”

“兵部商量一下,在北面多设卫所,确保当地的安全,用治理占城的方式来治理蒙古,他们现在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要老百姓们能够吃得起饭,他们就不会造反。”

朱棣很赞成,扫了臣子们一眼,“你们是怎么个看法?”

“臣等以为,四殿下的法子很好!”夏原吉带头道,“若是设置卫所的话,臣以为,可以在那些附近设置一些工厂,通过做工来安置那边的老弱病残,老百姓们的生活有了盼头,他们自然就安分了。”

朱高燨对宋礼道,“兵部设立卫所的地方,要将电话线接过去,我提醒一下,和南方工业大学商量,让他们派人协助你们去埋线路,将整个北方关键的地方牵电话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宋礼想到了应天府的电话,的确非常方便,但想到要将电话线牵到那么遥远的地方,这将是一件多么大的工程,他顿时感觉压力好大。

兵部要考虑设立卫所的事,工部要考虑为卫所牵电话线,从延宁宫出来,茹瑺不知不觉地就和宋礼走到了一起,“若是电话线牵得好,卫所就不需要多派人,关键时刻,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联系附近的卫所支援,这省了多少事!”

宋礼道,“若是牵电话线,那就涉及到了电力,要在设立卫所的地方安装发电机,这些工程前期肯定很繁复,但从长远考虑,这些都是要提前打好基础。未来几年,我就好多和茹大人配合了。”

茹瑺笑着拍了拍宋礼的肩,“依我看,现在,工部可成了香饽饽了,哪里都要借助工部的力量。”

宋礼欲哭无泪,“现在户部是到了好处了,每天坐在家里数钱就行了。”

朱棣面前摊开一张地图,上面山川湖泊都非常清晰,这让朱棣能够将大明的每一块角落都看得非常清楚。

“老四,你说,这卫所设置在哪里比较合适?”朱棣没等兵部将方案送上来,他便开始琢磨卫所的事。

“爹,现在设置卫所,要考虑的是驻兵的事,咱们没有那么多人。这就要爹考虑一套比较合适的兵役制度了,儿子一直有个想法,大明现在的军兵制度到底合不合适?”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朱棣将目光从地图上收回来,看向儿子,“你说说看!”

“爹,大明的军兵制度主要是世兵制,虽然是太祖高皇帝制定的,但时代在变化,现在肯定不太适合世兵制了。”

实际上,任何时代都不适合世兵制,哪有祖辈是当兵的,子子孙孙都是当兵的,将阶层固化,最打击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