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朱棣的预感越来越不好

“凭啥又成了三七开?”朱棣的注意力全部都被“三七开”吸引了,想不明白,之前都是四六,怎么到了铁路,成了三七?

“爹,这修铁路,投入的成本可不小,而且儿子还要留点股份去和夏原吉商量,将来还少不了他支持呢,再就是要募集更多的钱,总之,三七开,儿子绝不会让爹吃亏就是了。”

朱高燨一时半刻没时间跟他爹算这笔账,哄着道,“爹,您想啊,儿子什么时候坑过爹?今年一年,爹单单从自行车厂拿到的分红就不少吧?您一口气给后宫赏了多少绫罗绸缎,别以为儿子不知道!”

朱棣的老脸一红,说不出话来了,恼羞成怒道,“说正事!”

朱高燨清了清嗓子,收敛了笑意,“爹,攻占安南,让张辅和沐成这边,把所有十六岁以上的劳动力全部拉到大明来,当地只留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和女人,哦,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算了,弄来了还要多浪费一口粮食。”

饭团探书

“你想干啥?”朱棣这会儿冷汗都冒出来了,这可不是把人家当附属国,这是侵略战争了,“这,这,这,将来史书上会如何评价咱们父子俩?”

朱高燨笑道,“爹,这事儿听起来是有些不好听,咱老祖宗就没干过这么欺负人的事。不过,一切都靠操作啊,儿子也没有虐待人的习惯,他们来,包吃包住外,儿子一天三五文钱的工钱,不饿着他们,安南国胡氏篡国,作为宗主国的大明,不能不主持公道,咱们肯定要吊民伐罪,战争起,怎么可能少得了饥荒?”

朱棣略有所思。

朱高燨道,“这个时候,劳动力出来干活挣口粮,老弱妇孺留在家里种植橡胶,岂不是理所当然?”

朱高燨哄着朱棣道,“爹,您看,这难道不合理吗?咱们大明乃是宗主国,附属国的子民也是我们的子民,我们岂能不心疼,不为他们谋一条出路?将来史书上,只会对爹和儿子大加赞赏,绝不会有半句指责!”

朱棣抬眼看着儿子,他突然发现,这小儿子,怎么就是一个黑芝麻馅儿的包子呢?自己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发现呢?

“你这,谋划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