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明将步入机械的时代

朱高燨打量了一下此时的张瑛,将来的宣德帝的侍讲学士居然还如此年轻,满脸都是朝气,如此会审时度势,也难怪将来入内阁。

“好!”朱高燨大声赞道,“你乃是我收的第一个学生,我虽比你年幼,但你应当也明白‘闻道有先后’的道理,看在你的份上,今日,我就为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讲一堂课,为什么要发展科技?科技是什么?“

说起自己的专业,绝对自信的光芒将朱高燨包裹,光芒从他的眼中透出,“什么是科技?科技乃是科学和技术的辨证统一体,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

“当然,这个理论太过深奥,眼下我们不讨论这些,我只让大家记住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给大家打一个浅显的比如,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农耕社会,从刀耕火种,到后来我们运用工具,再到我们驯化牛来帮我耕地,这片土地能养活多少人?”

“一头耕牛,一个犁,一天能够耕一到两亩地,耕牛的数量也会严重不足,养一头牛,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户能够承担得起的,这就是瓶颈。但如果我们有了拖拉机耕地呢?我之前说过,北京那边附近的州县,已经派驻了拖拉机帮农户们进行耕地,去年冬天开始,从一开始的一天三四十亩,到现在一天四五十亩,你们换算一下,效率是多少倍?“

朱棣即位之后,便将北平更名为北京,他虽出生于南方,但他在北平二十多年,那里曾经是他的封藩之地,也是龙兴之地。

“有的人肯定会说,北方的冬天冰封大地,怎么耕?那我告诉你们,拖拉机的输出力量是多大?你们可能难以想象,地被火烧一遍后,就算没有完全解封,耕牛犁不动,但不代表拖拉机就耕不动,这就是差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不知道你们理解了没有?”朱高燨笑道,“再举一个例子,有兴趣的可以去我的纺织作坊看看,纺纱织布一体化的机械,比起你们传统的手摇式纺车和老式的织机要快多少,还有缝纫机,你们感兴趣的,去统计比较一下这个效率。”

“所以,未来的社会,将来的大明,会步入一个机械的时代,我打算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大家的衣食住行,之所以要成立一个特种车项目组,很快我就会让大家看到,修路,将不用人工,不占用老百姓的人力资源,主要用机器。”

朱棣呆愣了,他原以为修一条铁路,会发动大量的徭役,谁知,他儿子说,要用机器来修路,用特种车!

他无法想象,到底用什么样的特种车才能修路,但想到拖拉机,朱棣浑身的热血沸腾,双手都在颤抖,他急于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