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方孝孺的戏还怎么演下去?

“一代大儒?”朱高燨嗤笑一声,“若读书能够让天下老百姓吃饱饭,若做学问能够让江山永固,天下太平,天下人都不用种地,不用买卖,天天读书做学问好了。我爹不用这种只会做学问的酸儒,我爹要用的乃是有济世之才的能人,能够真心为老百姓做实事,为天下挣太平的有用之人,而不是沽名钓誉的酸儒!”

程济仰着头,呆呆地看着朱高燨,心里百感交集,若是建文帝还活着,听到这些话当作何想?

朱棣很高兴,他儿子一张口就将他将来用人的策略给定下来了,这是好事。

他要用的是真心为百姓做实事,为天下挣太平的有用之人!

“咳咳!”朱棣清了清嗓子,问朱高燨,“你觉得,何人能堪大用?”

朱高燨一双眸子一扫,“眼下这么多人,儿子以为,就由他们商量着把这诏书写出来,犯不着专门指定一人,皇位乃公器,谁为君主,自古以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谁写这即位诏书,将来史书上必定要留上一笔,儿子以为今日诸公都该有份!”

“好一个今日诸公都有份,那就这么定了!”朱棣一拍板,跪在地上的臣子们面面相觑,程济浑身冒着冷汗,原以为朱棣听到方孝孺的名声,一定会要建文朝的第一宠臣为他写即位诏书,而方孝孺必然不肯答应,如此一来,一场大戏就拉开帷幕,将来史书上无法回避这一笔。

而眼下,史书上也必然无法回避这一笔了!

“当然,不愿意写,没关系!”朱高燨凌厉的目光扫过诸位,“万事不强求,不过,我提醒各位,若是想做建文朝的忠臣,就把官袍脱下来,放在这里,回去一根白绫了结自己,追随建文帝黄泉路上,这会儿还不晚。”

朱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朱高燨看了他一眼,朱能忙憋住了笑,低下头来,听朱高燨道,“要尽忠,当活着的时候谏言正行,辅其安邦,不为奸佞诱惑,而不是死了,做出这种惺惺之态给谁看?你们读书人应当明白一点,你们是要对这个国家尽忠,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尽忠,而不是对某一个人尽忠,抚养你们的,教养你们成人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这片土地,是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