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但说是这么说,他们自己愿意不代表夫子就能愿意,先不说翠花是个女流之辈,本就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若是换了个地儿换了个人指定是不行,但在这青游村可没人敢去较她的真儿,触她的眉头。

但带着孩子去上学,张翠花怎么看怎么觉得过分了,便又与她爹辩解道:“这事哪这么容易?私塾能带孩子?俺还是头一次听说……”

一听闺女这么说,张老汉连忙喝斥道:“你才多大?你懂个什么?你老子既然这么说了,自然能成。”

张翠花“……”

行,她就看看她爹要怎么让她和狗蛋儿进私塾。

张翠花原先还想着看戏,不过也不知她爹是用了什么法子,还真叫两人都进了去,对此,私塾的夫子很有话说,不是他想答应,而是翠花他爹出价太高了……

毕竟,如今的张家也是这青游村的富户,富的流油!平常半年的束脩也就那么几百文钱,就算翻个几倍也翻不出什么花样儿来,在这一点,张老汉很有自信!

由于整个青游村只有一所私塾,里头的孩子都是六到十岁,最大也就十二三,之后便要去学个手艺,所以,张翠花带着狗蛋儿也只能与他们为伍。

村里的私塾只教最基本的写字认字和一些简单的读物,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最多再学个《幼学琼林》,大多是学会了识字便就罢了。

不是夫子不想往深了交,实在是读书的费用奇高,并非一般人能够读得起,就连他自己也是止步于童生,若是日后攒够了钱才能往前更进一步。

当然,村子里兴许也有那天资聪颖的孩子,若是这家人家底雄厚,自然可以带孩子去镇上或是县上谋求出路,也不必在这村里虚耗时间。但若是没什么家底,就算孩子天分再高,也只能种地垦荒,至多去镇上县上跟某位师傅学些个手艺,日后也好有个谋生的法子。

毕竟,对于大部分孩子说,能认字已经不错了,就光是这村里,就有许多的孩子大字不识一个,就像从前的张翠花。

这一回去私塾,自然是要跟一帮十岁上下的毛头小子一道听课,最开始那两天还真叫她有些尴尬,不过读了两日便就好了。

教授的夫子自然是村里唯一的童生夫子,张翠花跟他也是认识的,少时还曾对他起过心思,不过也只是一阵儿罢了,如今,她嫁了人也有了孩子,夫子亦是,她自然不会再想旁的,只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下再碰着还真就是有些意思。

以张翠花的年纪和个头儿,自然是坐在最后排,旁边便是坐着的叶狗蛋儿,自然,介于狗蛋儿年纪小,他那小板凳还是找的村里的木匠特制的,不光是加高,且四周都围了起来,免得孩子掉下去,倒也是有模有样。

对于张翠花这个学生,夫子收的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起码她是个成年人,虽然也听说过她从前的战绩,但想着如今年纪大了,总不至于再跟一帮孩子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