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光复大员-下(郑芝龙之死)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3582 字 2023-05-23

但现在荷兰人率先违约了,尤其是最近两年华夏北方沦陷,荷兰人居然有小规模悄咪咪跟清国鞑子贸易,还试探靠近华夏大陆沿岸。既然他们违约在先,郑成功当然要废除大明船不许去马尼拉的承诺,作为对等惩戒!

当然,郑成功这番话,朗里奇暂时也只能是表示听到,回去会商议请示,不会承诺。

一天之后,他拿到了科尔内利斯将军的新授权,再次来苦苦哀求:

“郑将军,您的要求太苛刻了,之前冒籍和越权贸易的错咱认了,也认赔。这样吧,咱在大员岛,最多也就二十艘船,一半多还不是重型盖伦船,只是护卫舰。

但为了表示我方诚意,东印度公司愿意对过去七年的大员贸易船只,都比照认定为重型盖伦船处理,也不用贵方具体核查船型了。

我们觉得,按照重型盖伦船和大福船的吨位、载货量对比,大福船收三千两一年,重型盖伦船收一万两一年总够了吧?

过去七年,每年二十条船,每船差价七千两,我们东印度公司愿意全数赔偿差额九十八万两白银,这事儿就揭过了吧?以后我们承诺绝不越界探索、营商,照章纳税。”

郑成功听了,气极反笑:“天下还有这种好事?你家被查税,查出来后把偷漏的税款补交了就算完事儿了?”

特么后世税

务局查出来问题,全额补交加滞纳金,还能给三四倍的罚款呢!

虽然郑成功不是穿越者,脑子里对大明税法也概念不深,但朴素直觉告诉他,这种事情哪里是把偷漏的钱补上就算完的,那也太便宜了。

朗里奇也知道有点过分,然后又紧急表示:补交不够,还可以翻倍罚款,东印度公司愿意给一百九十六万两白银赔款,换取不丢弃大员岛这块殖民地。

这年头的荷兰人还是有钱的,一条去马尼拉的走私银船沉了,后世打捞上来,都能发现报关单上写的是五十万银比索,实际上装了一百六十三万银比索,整整一百一十三万银比索都是走私不上税的。

能保住大员岛的话,一次性赔个两百万两左右的银子,对荷兰还是划算的。

可惜,郑成功背后的朱树人是有家国情怀的,郑成功本人也不差,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郑成功义正词严拒绝了,并且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条件:

荷兰人在大员岛上的动产都可以带走,甚至房屋田地也允许他们卖掉再走,此前的欠税和罚款也可以不追究,这次就要拿大员岛作为荷兰人此前非法行径的抵偿惩罚!

郑成功还网开一面,只要荷兰人放弃大员岛,并且不干涉大明船前往马尼拉所在的菲律宾北岛,其他通商条件还可以照旧,将来还是允许荷兰人通商,而且可以正式通商。

如果非要再打下去,那么大明就不能保证荷兰人在大员岛上的私产的安全了!因为战争是有损失的!那些要作为大明的军费和战争赔偿!

……

朗里奇灰熘熘地带着谈判条件回去,而荷兰人仗着自己好歹有城堡可以坚守,不愿意妥协。

荷兰人的舰队也没能被郑成功彻底封锁,第一时间就有护卫舰熘回去报信求援了,这也是荷兰人的信心所在。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慢慢围城强攻了。

明军后续船队,陆续把张名振的重型火炮,尤其是开花弹攻城臼炮都逐步运上了岸,部署到位。明军攻城臼炮的最大射程,也明显超过了这个时代的荷兰人要塞炮,谁让明军的炼钢技术和火炮技术,已经超越了荷兰呢。

虽然正常情况下,同一个时代的要塞炮射程都会远于舰炮、野战炮,但奈何明军最新式重炮和荷兰要塞炮,已经不是同一代产物了。

郑成功和张名振试探性攻打了几日后,也逐步摸清了被分割包围的荷军各据点守军实力强弱,两人一合计,就决定各个击破,先挑软柿子捏,争取捏爆的过程中,也能震慑住相对硬柿子城池里的守军,让他们选择直接投降。

既然如此,热兰遮城位于台江口大员湾南岸的丘陵上,地势相对较高,城池也最坚固,守军人数和大炮最多,那就最后再打。

赤嵌城在海湾腹地相对平坦的地区,人数也少一半,要塞炮没法居高临下弥补射程优势,那就让明军攻城臼炮充分发挥射程差慢慢推好了。

在明军火炮的围轰下,进攻还算顺利,虽然近似17世纪新式西方棱堡的坚固程度很高,几天才轰开一些小坍塌,但毕竟是放风筝白嫖的伤害。

假以时日,赤嵌城陷落是必然的。城内的守军也有试图组织夜袭、破坏明军炮兵阵地,但都失败了,还白白折损了敢死队。

600多人的赤嵌城,被围攻了一个多月后,还剩400号人和若干平民,终于因为绝望而选择了投降——

实际上荷兰人的阵亡数,当然远不止200多,因为这200多只是正规军士兵的阵亡,而城内的水手商人码头工人,战时也都会拿着枪上城助守的,这部分人也有不下于此数的伤亡。

这时代敢来远东谋生计的荷兰人,几乎个个是亡命徒,就算不当兵,也民风彪悍。

拿下赤嵌城后,张名振还觉得这个攻击速度有点太慢了,

但实际上他要是知道平行时空的历史上、郑成功强攻各处荷兰要塞花了多久,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张名振和郑成功再次合计,确认这个战术是没问题的,但长期消耗那么多部队围攻,实在是有些军粮补给不上。

这时代的大员岛土着人口数量也不多,岛屿东岸中部还有一个叫大肚王国的土着人国家,比较排外。此前肯跟大明王师贸易卖粮补给军需的,不过是岛南当地的少数土着而已。

要长期越海维持三万大军的军粮,从福建那边把一切所需物资运过来,成本就太高了,运输压力非常大——

在郑家,如今郑成功也不是完全能话事,他父亲郑芝龙还活着,产业经营和商贸运输,都捏在郑芝龙手里,郑芝龙表示压力太大,张名振也没法查账。

考虑到步兵部队只要最后攻坚扫尾、加上包围住城池防止荷兰人出城反冲炮兵阵地,后续阶段还真用不了那么多人。

双方一合计后,终于做出了一些妥协,张名振只留下少数炮兵部队,其余北方明军问题,再回南京请示了朱树人后,允许暂时撤回。

郑家的出兵,也从两万五千人酌情减少一部分,或许会减到一万五,用于长期围城攻坚和保护炮兵。

与此同时,郑芝龙还通过郑成功给朱树人下了军令状,保证即使张名振大部分人撤走,只要留下攻城重炮队,郑家就一定最终拿下全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