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2060 字 2023-05-23

因为吴三桂要迫降其他九边明军重新反正,最直接的筹码,就是立刻大笔撒钱,足额发饷,发额外的加赏,快速拉拢人心!

在大明九边的河北三边部分,还有数万明军边军,处在此前不得已降闯、而现在又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节骨眼上。

这时候,谁能笼络人心,谁就能快速扩大势力。就算郑成功拉走一些山海关附近的二线部队,只要给足吴三桂钱,吴三桂还能快速从其他方向找补回来更多!

…甚至说句难听的,吴三桂就拿刚劝降来的唐通部曲,滥竽充数塞给王永吉带着南下,把头顶上那个名义上的总督打发了,法理上来说也是不违朝廷法度的!

他就算给王永吉一万兵,只要朱树人给他的银子,能让他从动摇的马科、白文选、高杰那儿拉拢来两万兵,那他吴三桂还能赚一万的差价!东边赔钱西边赚,赚回来的还比赔的多!

他吴三桂只要握住山海关,握住辽蓟地区最后一个海路南撤的出海港口,就会有源源不断想南逃的河北明军来跟他接触!

有了这么一个局面,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个人势力的膨胀,吴三桂更舍不得放弃山海关南逃了!只要留着这颗钉子,他不但可以保住家族几代人经营的地盘,还可以持续吸血,把自己吸成真正的辽冀第一军阀。

富贵险中求!

把这些道理想明白之后,郑成功也彻底知道,眼下这节骨眼,吴三桂本人是注定不会走的了。

他开出的条件,如果换个人来执行,那也确实是苛刻——吴三桂为了这事儿,要的收买友军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但幸好,国姓爷似乎早有准备,他刚刚通过沉练给郑成功的信里,就提了,如果吴三桂的要求可以通过银子搞定,那就一律答应。

对沉家而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其实哪怕沉家不立刻拿出钱来,作为经办人的郑成功,也是能提供这个融资周转的,只要沉家答应事后结算即可。郑成功同样是不逊于朱树人的富可敌国存在。

吴三桂的勾当,偏偏勾结到了如今地球上最有钱的两个人,只能说是一拍即合。

郑成功也很有担当,大包大揽就帮国姓爷大哥,把具体侃价的谈判环节完成了。若是换个人,还真没这样的底气——

毕竟要是普通打工仔,得了老板的吩咐,在没有良好通信请示条件的环境,全权谈价,最后谈高了几十上百万两,回去还不担心被老板大卸八块?

澶渊之盟的时候,曹利用把宋朝岁币从宋真宗心理价位的一百万两砍到三十万两(“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才躲过了寇准的严惩,普通人哪担当得起每年多赔款或者少赔款七十万两的外交责任呢。

也就郑成功自己不差钱,放得开,谈多谈少都能举重若轻,换个别人真完不成这事儿。

一番博弈后,吴三桂也没阻挠郑成功挖人,只是对挖走的每个人都开了价,

郑成功和张名振,就挖到了吴三桂麾下嫡系部队中的参将张国柱一部,外加关宁军中其他非吴三桂嫡系的数千人南下。然后给足了吴三桂这部分人的银子、军粮,暂时交不足的也许诺半月内从南方再紧急筹调。

反正沉家垄断了黄海海贸三代,沉廷扬在登来等地也都有屯银,可以快速调来。而吴三桂也知道对方这种“贩卖军队人口”的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自然也不怕对方赖账,最多就只是赊欠一笔交割而已。

等到下一笔交割时,如果对方不把上次的货款补齐,吴三桂就扣着下一批货不发好了,这样他最多也就亏一笔货的货款。

考虑到沉家人过去四年的运粮良好信用,吴三桂这点风险当然是愿意担的。

浙东匹夫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