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想越级打怪

国姓窃明 浙东匹夫 2305 字 2022-10-14

(注:明末的豌豆不是现在的甜豆,壳还是比较硬的,但是比较光滑。荒年要饿死的时候,可以连壳一起吃,至少比吃草营养好。)

历史上西方的罐头技术发端,最早就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说白了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预煮杀菌”加“确保气密”这两个思想,罐头的具体材质并不重要,不用铁皮也能气密。

于是乎,整个三个月,沉树人就跑遍了治下各府,一个府一个县地督导地方官的劝农工作,发现哪儿旱情导致早稻无法发芽,都紧急要求把相应的土地补种。

这个过程中,还顺便把罐头技术鼓捣发明出来了。

三月底的时候,当沉树人回程武昌途中,最后一站在江对岸路过黄州,黄州百姓看了抚台大人如此勤政爱民,也纷纷忍不住跪满了黄颡口镇的码头给他送行,还想给他送万民伞。

沉树人勉为其难把万民伞收了,当地一个德高望重、已经一大把年纪的乡老,拄着拐杖代表百姓称颂:

“抚台大人有所不知,我黄州一地,数百年来最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原是北宋的苏学士。故老相传,如今我们能一年种两季水稻,便是宋时传入的‘百日熟’,

而百日熟当初之所以被推广,也是苏学士在黄州时,遇了旱灾,等雨水来时,下早了的稻种都已腐烂,不及发芽,需要补种,苏学士才弄来了长得特别快的‘百日熟’。后来苏学士知杭州,再遇旱灾,也是这般处置。

今年旱情,却比往年更甚,便是‘百日熟’都救不回来了,大人却能想到劝我等种豌豆与玉米衔接、还专门为百姓钻研了‘封罐’之法贮存豌豆,功德绝不在苏学士之下。

大人将来定然也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文曲星,我黄州父老能得大人这样的清官牧守三年,实在是一方之福!”

沉树人受人吹捧时,也有几分恍如隔世之感。他来的时候,已经是三月过半,农历早已过了清明节和寒食。

一听到百姓以他和苏东坡对比,他也不由想起苏东坡那首被称作天下第三行书的“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他也算连头到尾过了三个寒食,只不过前年寒食他刚来做官,今年寒食已经要回武昌,只是路过黄州。他的官运,可比苏东坡强多了。

他是文武全才,苏东坡想比拟他文的一面是可以的,其他几面,自然也需要别的一世之雄来比拟填补。

……

因为沉树人回任后勤于民政、出巡踪迹飘忽不定,导致他回到武昌时,发现想找他的人已经排出去老长的队了。

他不得不让幕僚顾炎武排好序列,一个个接见。

“怎么一下子这么多人来找?都是紧要公务么?”沉树人回府刚刚坐定,才洗了一把脸,就忍不住问负责留守的顾炎武。

顾炎武也是无奈地耸耸肩:“有些是公务,有些就是来熘须拍马的,都说抚台要被陛下大用了。”

“大用?”沉树人一愣, 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顾炎武理所当然的说:“怎么?抚台在黄州等地巡视期间,竟不知您去年立言的着作《流贼论》,刚刚应验了么?就前几日,李自成挟杀汪乔年之威,连杀罗汝才、马守应、兼并其部众。

如今全天下都在传言,说您绝对是文曲星下凡都不止,得是张良再世、诸葛复生,料敌千里之外、算敌数月之后。杨阁老好像也要派人来,跟您商讨军务呢。”

沉树人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做事哪有三心二意的,杨阁老派人来,肯定是为了李自成告急。唉,我想好好把张献忠先干掉,怎么又扯上李自成了?”

——

s:刚刚地图切换回来,隔得有点久。沉树人这边时间线也过了一个月,需要重新拉平一下时间线,所以这章比较流水账。

现在时间线弥合了,明天开始剧情就正常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