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京城风华录 夭桃子 1077 字 2022-10-13

许风华被县令拉到书桌边,抬手拿起毛笔,斟酌着字句,县令满眼期待地一边磨着磨一边看着许风华落笔。

然而许风华却是辜负了县令的期待,白花花的宣纸上只留了一个圆墨点。到底是他文采有限,功夫也没到家,憋了半天愣是一句话没写成。

他只好找了谢墨,将要写的话洋洋洒洒地告诉谢墨。

不多久,宣纸上便多了几行秀气飘逸的字迹。一人说一人写,整个过程中两人配合的还算完美。

离开县衙时已经是夜晚了。月色依旧明朗清亮。两个影子一高一低,并肩而行。

路上,谢墨终是按奈不住心里的好奇,拉着许风华的衣袖停了下来,低头眨着眼看着他,执着问道,“你先停下。我想知道为何你还要让县令发布告提高粮价?我这一路上都没想清楚你这是何意?”

许风华停下脚步,“真的想知道?”

谢墨认真地点头,不耐烦地催促道,“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吧!”自从打县衙出来后他就一人冥思苦想,纠结于此,怎么也想不通许风华为何要这样做。

许风华还想再逗逗他,“那你把我背回去我再告诉你,如何?”

谢墨继续缠着他,果断拒绝了许风华的提议,道,“不行,你必须现下就告诉我,我得到答案后就背你回去。”

许风华奸计得逞,心情大好,“好,这可是你说的。本王记住了。那我问你,可曾听过范仲淹?”

谢墨凝神想了想,“恩,生于北宋,苏州人氏,后被贬青州。那和他有何干系?”

许风华并不直接告诉他两者之间的联系,而是慢慢引导他,“那你再好好想想他在青州做过何事?”许风华相信自己都知道的事,谢墨也一定会知道,只是他最近才看过记载范仲淹在青州任职时的书,印象自然比谢墨更深一些。

谢墨很费劲地才回忆起范仲淹在青州做过什么,他恍然大悟道,“原来你提高粮价是为了吸引更多外城商人来安泰城出售粮食,在他们来的这段时间里,官府再出售更低价的官粮,更会吸引百姓。而商人为谋更多私利,便会降低粮价,届时外城粮食纷纷进入安泰城,便可彻底解决饥馑问题。”

许风华朗然一笑,“这便叫知行合一。好了,你说过要背本王的,本王累了,走不动了。”说罢,许风华便死皮赖脸地抓着谢墨的胳膊让他背自己,大有不同意就不撒手的架势。

谢墨甩了几次胳膊都没能甩掉抓着他的许风华,眉宇之间却无半分怒气,倒是稍带些哭笑不得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