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桓翕笑了一下,看着周翊,点点头,说:“行,把他带回家,以后给你做伴读。”

桓盛不知道伴读是什么,也不知道这次回家后他就要开始上学读书了,只知道娘依就他的话,心里十分高兴,一下子就笑起来。

不用人说,采荷就拉着薛娘子一边商量买下周翊的事,片刻就弄好了身契。

桓翕带着孩子这才出了这院子,上车回家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的错,又写得比较少……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萧阳好帅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五章

三胞胎六岁了,还没上过学,桓老爷一早提了一嘴,但周氏觉得孩子太小舍不得他们起早贪黑地读书,只说:“咱们家又不用孩子考状元,桓家偌大家业以后都是他们的,等再大两岁请先生家来也不迟,何苦早早拘着他们!以后能认字会看账本就成,这几个聪明呢。”

周氏的目标直清晰又明确,她这三个孙子就是桓里的宝,哪用得着费尽心力去读那些四书五经,能传业守业就成。

桓老爷小声骂了一句头发长见识短,最后却到底没有坚持让四五岁的孙儿去上学堂。

上次回家桓翕和桓老爷沟通过,也说了读书的事,桓老爷一看孙儿都六岁大的确不好再耽搁,就应下了马上给几个孩子物色先生这事。

这年头读书人大多清高,越小偏僻的地方读书人越少,比不得文风鼎盛的江南一带。

泰安县的举子秀才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还有些年纪大的自己在家开了私塾收学生。

桓家不缺那几个银钱,自请得起人来授课。只他家向来没和读书人打过交道,桓老爷怕自己找不到好的,于是就去方知县那里拜访了一回,问他有没有认得的先生,托对方帮忙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