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女配步步荣华 漫漫行 2038 字 2022-10-13

陆若华却是摇了摇头,继续道:“我并不偏向哪一家。德治和法治都有利有弊。”

萧太傅有些惊讶,好奇地问道:“这怎么说?”

“德治的优点在于强调君王的道德修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帝王自身是不是注重道德修养,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如今宗法盛行的情况下,‘贵有常家,尊在一人’强调君王自身下修养更具有重要意义,无可非议。”

“但是德政的弊病也是明显的,很多时候都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有贤德的人当政,当然盛世清明,百姓安生,但是一个国家很难保证它的君王都是圣贤君子,前朝暴君的事例屡见不鲜,一旦君王是暴虐之人,政由己出,国家马上就会变得浑浊不堪。甚至每位君王的继位都会对政令做出一定的改变和震荡,”

“特别是在战乱的时候,如何寻求国家的重新建立才是第一需求,这时候首先取决于力量的对比,德治在这个时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反而法治有着明显的作用。所以,战乱时期的人往往都崇尚法治,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和诸葛亮等人。”

“那法治的利弊呢?”萧太傅问道。现在他的兴趣已经完全被勾了起来,原本只想要用这个题目测测弟子的见识,却是没有想到会听到如此一番精彩绝伦的见解,实在是让他欲罢不能。

一旁的晋王更是如此,其中的有些话,还让他陷入了沉思,现在看向陆若华的眼神,已是满满的惊艳。

“任何国家和时期,都是需要律法的,战乱时期更甚。从唐高祖时期的《武德律》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颁行的《贞观律》等等,最后到我大燕的《大燕律例》,可见律法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甚至一位君主,都不可能不要律法只要道德的。”

“对于以法治国,优点是明显的,但是法治的不足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法律是人定的,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漏洞,甚至每隔几年就要重新修订律法,弥补之前的不足和漏洞。还有,律法不能自行,需要有人施行,如果施行律法的人不能公正执法,那么律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的法治,不但不能利民,反而会扰民。法治的可贵,不在于法的准则,而在于能不能被执行到底,能够公正地执行律法的人,自古以来,可谓是凤毛麟角。”

“既然两者都有弊端,那治国又当如何?”晋王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德治和法治单独而论,让它们对立起来?”陆若华笑着反问道。说了这么多,她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正所谓为政以德,治国以法,这二者并不矛盾,我们不妨将二者结合起来。”陆若华笑了笑,继续道:“君王仁德,律法才能更好地施展下去。君王仁德,才能够更好地教化百姓,只要百姓能够被教化,那么就会少了触犯律法的不法之徒,那么我大燕也会更加的清明稳定。”

“所以你认为如今和朝堂争论应该如何解决?”萧太傅再次考教道。如今的朝堂,人人都在拿眼睛盯着他这个太傅,这个儒家的代表,今日晋王前来他的府中,他能够察觉出是陛下的意思,让晋王来试探于他。他这些天对于朝堂的争论一言不发,让朝中大部分的人都着急了。

他原本已经想好了做法,但是不够全面,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但是今日听纯安的一席话,倒让他有了新的思路,不过,他更想要知道他的这位学生若是在他的这个位置上,会有什么抉择?

陆若华沉思了一会儿后道:“纯安认为,为臣者应当中正秉直,一心为国,事情的决断,应该取决于是否对大燕有用才是。”

“此话怎讲?”晋王好奇地问道。

“为臣者,应当忠君体国,敢问殿下,重修律法,对我大燕可有益处?”陆若华对着晋王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