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页

奏折在诸位朝臣手中传阅。

有人意外,有人不以为然。

西北学道倒会拍今上的马屁,知道今上看重程卿,竟放下学道的尊严毫无底线替程卿吹嘘起来。

考中25个秀才的事且不说,程卿好歹是六元及第的状元,全心教导学生,学生连秀才都考不中才比较奇怪。但秦安那样毫无存在感的小县,竟被学道吹嘘成了堪比兰州的繁华之地——西北学道这样说,把王府搬去兰州城的邺王萧云庭是否同意?!

西北的战事平定,皇上要把程卿调离秦安县,西北学道此举倒是能讨好圣心。

就是太无耻了,一点都没了文臣的气节。

赶在其他朝臣质疑之前,程六老爷赶紧站出来:“程卿许是有功,然西北学道赞之太过,臣要为程卿喊一句冤,秦安县发展再好,都是陛下的功劳,程卿不敢居功至伟。”

孟怀谨失笑,“程尚书,朕远在京城,对秦安的发展有何功劳?”

程六老爷一脸严肃,“自然是陛下平定西北战事,打退了齐国大军,若非如此,程卿连自己都保不住,谈何教导学生,谈何发展秦安?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劳。”

皇帝不需要亲自去打仗,但皇帝要知人善用,从这点来说,大魏能打赢这场仗,的确是孟怀谨的功劳。

程六老爷先谦虚了,其他朝臣就不好攻击程卿了。

有大臣说程六老爷太护短,孟怀谨沉吟片刻,点了该朝臣的名:“章大人,朕欲亲去西北,你可愿随行?”

发表反对言论的,赫然是礼部章侍郎,程卿的恩师之一。

礼部尚书即将告老回乡,章侍郎指望着更进一步从侍郎变尚书,正是关键期,当然不肯“包庇”程卿落人口舌。

程六老爷做了同样的事,孟怀谨相信程六老爷是出于对程卿的保护,换了章侍郎这样做,孟怀谨就不太信了。

章侍郎在众臣面前憋得脸通红:只因自己不信,皇上就要带自己去西北看看?程卿那小儿,多大的面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