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页

山东是个好地方,文风鼎盛,豪强大族也众多。

俞显家便是山东大族,淮南赈灾时,俞家捐过粮。

鲁王的封地同样在山东,董劲秋外放之地虽然富庶,想要做好地方父母官并不容易。

大族豪强多,意味着土地兼并就厉害,山东不仅有俞家,还有传承多代的孔家。

董劲秋这个探花,到了孔家人面前什么都不算,孔家是出过圣人的,科考出身的文官,至今都要学孔孟之言。

在山东为官,想要混日子熬资历很容易,一旦要真正做出什么改变,必定触犯当地豪强大族的利益。

“姐夫,你行事要谨慎,万事不可操之过急。”

董劲秋笑道:“你的担心我都明白,我拖家带口的去了山东,怎会蛮干,不顾及自己,我还要顾及慧娘和妞妞呢!”

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董劲秋知道程卿就很想“改变”,新皇也很想“改变”,但新皇登基后,不管是程卿还是新皇都没有着急。

要怎么改,谁也不知道,大家都没经验。

饱读诗书的探花郎,真正到了田间地头,还不如土里刨食的老农,何时栽种何时收获,董劲秋只在书里看过,宋朝的陆放翁就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董劲秋的外放,便是要去实践。

如果不结合当地的民情,一拍脑袋想出的法子,解决不了百姓的困苦,反而会让百姓的苦日子更添风霜。

董劲秋自觉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日去学做一个于国于民都有益的好官。

对于董劲秋的决定,程卿很支持。

崔彦听说董劲秋外放了,他也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