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页

皇后年轻时或许不懂贤妃对她的情感,深宫寂寞,催生出许多男女之外的陪伴,年轻时不懂,现在什么都懂了。

但那又如何?

一个全心崇拜着皇后,信赖着皇后,情愿牺牲自己亲儿子的利益,都要帮皇后达成心愿的人,皇后又有什么理由去讨厌?

贤妃说得对,苦日子都过去了,萧毓仲临死之前还以为他赢了,带着得意咽气,等去了地下,才知道他费心算计来的皇位,交到了并无血缘关系的怀谨手中,该是多么怨气滔天呀!

完成这个局,皇后花了整整二十余年。

那一年,皇后的亲儿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孩子在皇后臂弯中咽气,萧毓仲嘴上说着期待着孩子,却在嫡长子降生后,忙着抓紧手中的权利。

嫡长子的降生,带给萧毓仲的只有两个好处,一是加强了萧毓仲和顾家的纽带,二是向朝臣和宗室们证明,萧毓仲是能让女人诞下子嗣,除此之外,这个孩子对萧毓仲毫无意义。

萧毓仲对嫡长子的畏惧,大于期待。

自己行为不正,明明处处仰仗顾侯,又怕顾侯有了嫡亲的外孙,会弃大扶小,让刚生产的皇后独自面对后宫争宠……孩子的夭折,有一大半原因就是萧毓仲的漠视,被那些萧毓仲登基后纳进宫的妃嫔抓住了机会,一场风寒,就能夺走小孩子的命。

孩子夭折了,萧毓仲才假惺惺哀痛。

转头,吴氏女就被查出有孕,萧毓仲又要当父亲了,哪里还记得刚刚夭折的嫡长子。

当然,吴氏第一次有孕也没保住,并不是皇后动的手,是其他妃子不想让吴氏生子。

吴氏着实厉害,调养了一年后再次有孕,生下的就是后来的大皇子,吴氏本人因生育有功,被封为淑妃。

皇后冷眼看着,萧毓仲是真心疼爱“大皇子”,吴家和顾家不同,萧毓仲要指望着顾家帮忙,却能对吴家施恩,在淑妃面前,萧毓仲更有帝王的气概!

那时候,皇后和萧毓仲已经生了嫌隙,或者说在萧毓仲登基前,皇后就已经被萧毓仲的侍妾们闹烦闹疲了。

真正情断,还是萧毓仲开始对顾家人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