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页

程卿一说发二十斤粮食,当下就有许多流民心动,根本不想听程卿的第二个法子,只想着先把二十斤粮食拿到手。

特别是一些拖家带口的流民,一家几口人加起来能领上百斤粮食,对逃荒的流民来说,这是一笔多么诱人的‘财富’啊!

至于程卿说领了粮食就离开虹县,以后是生是死全看个人运气,程卿再不会管他们,流民们倒不在意。

他们谁也没想过要靠程卿管一辈子。

就算程卿是话本里爱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爷,也没有照管他们一辈子的道理。

这些流民从淮南逃出来是为了活命,若是淮南的旱情缓解了,长巾贼也被朝廷剿灭,大多数人还是想回淮南去。

人离乡贱,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都不愿意离开故土。

程卿一看流民们的表情就知道,大多数人一听到二十斤粮食就昏了头,没耐心听第二个选择——二十斤粮食是不可能发的,谁有粮谁就是老大,她手里要是无粮无兵,别说指挥虹县的冯典史办事,就是逃荒的流民也不会如此乖顺!

这第一个法子,本就是程卿为了让流民们信任她使的手段。

不等流民们发表意见,程卿已沉了脸:

“不过本官丑话说到前头,若领了二十斤粮食还不愿离开虹县的,本官就要把他当成是居心不良的贼匪,不仅要收回发给他的粮食,还要把他关到县衙大牢里,等长巾贼的匪祸平息了才能放出来。你们领了粮食的就赶紧走吧,都警醒些,别在半道上碰见长巾贼……”

流民们嗡嗡闹成一团。

长巾贼不是已经被杀退了吗?

程大人的意思,好似长巾贼就在虹县之外等着劫杀大伙儿。

流民推选出一个老者上前相询,程卿语气焦急:

“本官的确杀了不少长巾贼,但那只是长巾贼的先头部队,还有更多的长巾贼已在半路,你们赶紧领了粮离开吧,不要耽误本官组织人手守城御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