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页

大宴仪时,本该是皇太子坐在御座东面最近的座位,当今未封太子,要让大皇子占这个便宜,程卿会很不爽。所以她与萧云庭商议后,将这个座位安排给了一位宗室亲王。

除了皇室宗亲,群臣要四品及以上才能在殿内有座位,五品及以下只能在殿外。

这条规矩不针对小九卿,像国子监王祭酒,因是小九卿之一,照样能在殿内有一席之位。

也不针对皇帝特别的亲近的臣子,比如孟怀谨,他只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却仍要在殿内落座,不仅如此,他还奉旨为皇后娘娘做赋一篇,千秋宴开始时要当着群众诵读——这些细节的确展示皇帝对此次千秋宴的重视,也是对孟怀谨的喜爱和信任。

群臣心中也有思量。

可就算皇帝忽然想起了与皇后娘娘结发夫妻的情谊,如今除了给皇后娘娘诸如千秋宴这样的殊荣,又能做什么呢?

一个帝王给予妻妾的宠爱,不在物质,甚至不仅是位份,而是子嗣。

皇后都是快半百的年纪,就算想生也生不出来了呀!

而且后族也没落多年,皇帝如今想扶皇后起来,诸妃都不同意吧?

果然就是皇帝一时兴起。

皇帝要表演伉俪情深,群臣也愿意配合皇帝。

皇帝还未到,诸位宗亲和皇子,朝臣都等在皇极殿广场上。

大皇子稳重敦厚,是朝臣们普遍认可的未来太子。

二皇子温文尔雅,在一众皇子中才学出众,身上没有皇子的傲气,反有彬彬文气。

三皇子几经历练,虽不如两位皇兄年长,却已后发先至,看上去颇有几分精干。

四皇子神情明快,一眼就能看出肆意张扬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