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成本都由程卿承担了,种花的前期投入包括买地什么的,提取香露的技术是她,配方也是她,程卿自然要拿利润的大头。

不过她只管生产,不负责销售,省了许多事,也没把崔彦那边压得狠,她占了六成利润,崔彦占四成。

大食蔷薇露一瓶卖几十两有点收智商税,程卿量产后发现,一瓶香露的成本算上包装和人工,顶天只要五两。

卖出去一瓶,就赚十五两。

她能分9两,一年产400瓶,也就是三千多两。

何家织坊随便处理给她一批缎子,卖出去都能获利这么多,听起来程卿仿佛吃力不讨好,放着轻松的银子不赚,要搞什么玫瑰种植。

可仔细一想,她真傻吗?

种玫瑰的荒丘,原本是什么都不出产的,程卿变宝为废,除了前期投入了银子,后期就全是收益了。

如今一年产量有400瓶,到后年,她种在其他边角山地的玫瑰也开了,产量至少翻倍,好的话能有千把瓶。

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售价,现在的分成,这门生意一年能让程卿有八九千两银子的收入。

跟在何家织坊后面赚钱,或者受族里照拂,允许她在布料生意上插一脚,她也能赚到这么多银子,甚至比这更多的。

但那始终是靠别人吃饭。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哪怕是赚钱的事上,程卿都喜欢掌握主动权……她总不能真的去吃何婉的软饭,这一年八九千两银子赚着,还有什么不满意?

香露生意,南仪县此前无人去做,程卿不触动谁的的利益。

满山的玫瑰花,开放时绚烂,做成香露后全是小小一瓶,运离南仪送去扬州等繁华之地贩卖也无人看见,这么好的生意,这么适合她如今身份的生意,她自然满意。

程卿是志在仕途的,不想让这些事占据太多精力,不愿扩大种植规模,生意做大了别人会眼热,那时就要她去和那些老油条斗智斗勇,何苦把自己搞的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