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孟怀谨将程卿一行送到通州才返京。

孟怀谨中了状元后,初入翰林院就是从六品的‘修撰’,这是状元的该有的荣耀,榜眼和探花进了翰林院则是正七品的‘编修’。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三个一甲进士都有品阶,剩下的进士能选入翰林院的统称‘庶吉士’,这是新科进士中比较优秀的,没选入翰林院的才要外放到京城以外的州县从地方官做起。

用通俗一点的话讲,翰林院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干部学院,是朝廷储备栋梁官员的摇篮,到了大魏承平年间,没有在翰林院熬过资历的,不仅是别想入内阁,六部尚书都没他们的份儿!

翰林院修撰,顾名思义,就是修书编典的。

孟怀谨有才学还有颜值,看到这样的年轻俊美的状元,皇帝都觉得欢喜,去年冬天派孟怀谨给萧云庭讲学后,就晋了孟怀谨做翰林院‘诗讲’,正六品。

六品的翰林院侍讲,能在内城有个小小的宅子已经很不错了,老话常说穷京官,孟怀谨如今就是穷京官的一员,翰林院是个没多少油水可捞的地方,他这个官场新人就更是清贫了。

就这小宅子还是租赁而非直接买下,小小的两进房舍,刚够孟怀谨和母亲,再加几个下人居住。

房子小的连孟怀谨的马都要养在夹道里,马车不是买不起,是真没地方放,要用车用轿都是临时再去租借。

京城的高官多权贵多,孟怀谨这日子过得还没有在南仪时那么逍遥。但他和孟夫人都没有什么不适应,因为比这更苦的日子都过来了,一个状元都觉得自己活不下去,其他人可怎么办哟。

孟怀谨回了家,孟夫人眼睛也红红的,拉着孟怀谨问了许多话。

对于程蓉的死,孟夫人都觉得十分惋惜,早前她都已把程蓉当成未来儿媳了,孟怀谨乡试中了解元,孟家先喜后丧,一切终究是变了。

“那真是一个好孩子,就是葬到孟家,娘也是同意的。”

孟夫人说着还落了泪,被孟怀谨制止:“程家既是拒了,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提,蓉小姐生前和孟家没什么干系,死后也该落得清静,就让她清清静静的走,不要再被打搅。”

五老爷没同意也好。

他提出这个建议时虽是真心实意,事后想想,真让程蓉葬入孟家祖坟也是麻烦事一桩。

不如让程蓉清清静静的回南仪,将来也不被人打搅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