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崔彦虽没回书院,也托人给程卿带过信,他自也是过了府试的,便按照原来的计划留在老家考完府试再回南仪。

用崔彦自己的话来说,他一逢大考就缺了点运道,每回都和案首差了那么一点点距离。

事实上不是崔彦不够优秀,是他老家所在的县、府科考竞争太激励,崔彦优秀,还有比崔彦更变态的存在……就像后世的高考,同样是考五百分,在有些省能上一本线,在高考大省可能还要踮踮脚才能摸到本科线。

程卿也回信说自己升入了丙字班,院试以后,会在乙字班等崔彦回来汇合:

“到那时,你要改口叫我师兄还没什么,俞三也是回原籍参加院试了,他若过了院试,岂不是又要当你师兄?”

这封回信把崔彦给刺激了。

以前叫俞三一声师兄还没什么,崔彦早已习惯自己商户之子的身份,在崔家是千尊玉贵的嫡出少爷,到了外面见到官老爷就得装孙子。

他爹告诉他要能弯下腰才能赚到银子,他要不想过弯腰过日子,除非自己当上官老爷。

到了书院崔彦也在忍。

可真的快忍不住了。

如果他有个功名,邺王世子身边的婢女敢用泥封他的嘴?

崔彦当时做出不在意的态度,一是真惹不起邺王世子,二是不想让程卿和邺王世子起冲突——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人,谁又能真正不介意这种侮辱!

宰相门前七品官,权贵身边的看门狗都能仗势欺人,崔家不缺钱,崔彦是真的缺功名,缺被人尊重的身份地位。

“这次院试,我必须要过。不与那些科考妖孽争什么案首,我哪怕险险过了院试,也是崔家第一个秀才。”

崔彦看着程卿的回信喃喃自语。

秀才可以见县官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