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乌金坠 尤四姐 4166 字 5个月前

有人说:“一定是裕贵妃,她的位分最高,又代管着六宫事,皇上也得让她几分面子。”

也有人说:“九成是吉贵人,这些娘娘们里头,就数吉贵人长得最好看。”

说起好看,那可是一人一个看法儿了,于是吱吱喳喳争执起来,有的说婉贵人长得秀致,有的说康嫔长得端庄,还有人说珣贵人长得江南水乡……虽然颐行也不明白,所谓的江南水乡究竟是什么长相,琢磨了半天,觉得大概是因为珣贵人眼睛里头老是雾气蒙蒙的吧。北方的姑娘们认识里,江南老下雨,老起雾,因此珣贵人那双略显委屈相的眼睛,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江南水乡。

“要说好看,咱们里头有一位,怎么没人提起?”忽然有人说,只一瞬,二十来双眼睛便一齐望向了颐行。

颐行有点慌,直愣愣的目光在众人之间打转,心说什么意思?这是一致认定她漂亮?

要说漂亮,臭美的老姑奶奶一直觉得自己还成,可堪一看。当初家里老太太常戴着老花镜,捧着她的脸检查,这么多年愣是没有发现一颗痣,一粒斑,肉皮儿好占优势,真是没办法。

当然也有人拈酸,捏着不高不矮的嗓子揶揄:“扑个蝴蝶都能晋位的人,能不好看吗!”

于是大家窃窃私议起来,大有瞧不上以这种手段勾引圣心的人。

颐行呢,不小心眼儿,反正那事儿确实是她谋划的,让人说三道四也是应该。因此她老神在在,光顾着她们说她漂亮了,那些不动听的话,完全可以过耳不入。

“敬事房的回来了!”忽然有人低呼一声。

大伙儿往东南方看,徐飒领着他的徒弟打廊庑上过来,先到东边围房喊了声“叫去”。这嗓门儿大家都能听见,因此当他再来西围房时,已经没有人再存着期待了。

众人意兴阑珊站起身,预备回各自的住处,颐行庆幸一天又无惊无险度过了,离座带上银朱,准备打道回府。

可就在这时,门上来了御前太监柿子,冲屋里大声传话,说:“颐答应昨儿御前失仪,皇上圣心不悦,特下口谕,命颐答应留下听训斥……颐主儿,谢恩吧!”

大家面面相觑,颐行也是一头雾水,昨儿御前失仪,想来就是她莽撞从前殿往西墙根儿闯的事儿。可听训就听训了,又不是什么好事,怎么还要谢恩呢。

无论如何,皇上骂你也是恩赏,认准这点准没错。于是颐行膝头子一软跪了下来,趴在地上说:“奴才叩谢皇上隆恩。”

看吧,老姑奶奶仗着辈分儿高晋了位,皇上八成还是不待见她。这才晋封第二天就挨了训斥,所以凭借那些狐媚子功夫上位有什么用,尚家倒了就是倒了,姑奶奶们到了这一辈里,气数也该尽了。

身旁的绣花鞋一双双走过,步伐带着欢快和轻俏,人人似乎都乐见这样的结果。颐行叹了口气,只觉前路坎坷,万岁爷脾性不可捉摸。

不过她聪明过人,老话说天威难测,一忽儿辰光里,她就推演出了其中诀窍——皇上喜欢会撒娇,矫情又做作的女孩儿。

难怪大侄女当上皇后还是照样被废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知愿这孩子性子耿,不会讨巧。当初她在家时,和她阿玛闹别扭都能十天不说话,皇帝算老几,她照样不搭理。

因此哪里亏空了,哪里就得补足,老姑奶奶灵敏地发现,自己得从侄女的遭遇上吸取教训,一定得把功夫做好做足。就像上回似的,她那句“您会常来考我功课吗”,皇帝显然是受用的。看来天底下男人都一个鬼德行,有才有德有骨气的只配得到欣赏,无才无德满身媚骨的,他们才会无条件喜欢。

反正想明白了,一切就好办了,颐行定了定神,准备请小太监传句话,就说自己想亲自向万岁爷磕头忏悔,请万岁爷给个机会。

不料想什么来什么,柿子抱着拂尘,和颜悦色说:“小主儿请起吧,请上前头暖阁里,听万岁爷御口亲训。”

啊,还有这种好事儿呢?颐行忽然觉得,小时候那点过节不至于那么不堪回首,起码皇帝连骂她都要亲自骂,她得到了面圣的机会,这不正是后宫所有嫔妃梦寐以求的吗?

她很快站了起来,给忧心忡忡的银朱递了个安慰的眼神,转身对柿子道:“多谢公公。我准备好了,这就挨骂去吧。”

柿子笑了,“主儿真是心宽呐,旁人听说要挨训,早吓得抖作一团了,还是您有大将之风,见过大世面。”边说边向外比手,“颐主儿,万岁爷就在前头呢,请小主跟奴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