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五十七章(捉虫)

顾茵搂上王氏,“我刚还想说家里人少,住这么大宅子冷清呢。多个人帮着看顾门庭,再好不过。”

说着王氏又拿出一把钥匙,说是忠叔给她、宅子里一个隐蔽地窖钥匙。

婆媳俩一起去地窖看了,里头堆着好些麻袋,麻袋里装着都是大米。

要在当年,这些存粮还是能换不少银钱。可惜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地窖虽然尚算干燥,但大米都散发出一股浓重霉味。

到底是二老留下东西,两人就也没动,原样保存。

后头王氏和顾茵也分配好了住处,顾茵住在主屋,王氏住在另一间厢房。忠叔则住在前院耳房。

一通忙完到了下午了,一家子到门口放了一串挂鞭,给新家增添了一丝过年氛围。

年夜饭大家是一起到食为天吃,王家老宅……不,如今已经是顾宅了,顾宅位置好,离食为天就不到一刻钟脚程,大家腿儿着就去了。

周掌柜和徐厨子下午出去买了些东西,此时已经准备好了年夜饭。

“这是我和菜刀、砧板一起孝敬师父。”徐厨子客客气气地送上了一个木盒子。

顾茵打开一瞧,里头是一套小巧精致陶瓷调味罐,不管是放在灶台上,还是随身携带,都既方便又好看。

徐厨子搓着手道:“重礼咱们送不起,师父也不会收,就是一点心意。”

“这就很好了。”顾茵满意地拿起调料罐摩挲了一下。

后头徐厨子也给周掌柜送礼,送是一斤一两银子茶叶。还有王氏和顾野、武安也都收到了礼物,虽不贵重,但都是一份心意。

尤其是宋石榴,徐厨子送了她一个和他自己一样海碗。那碗宽而深,说是碗,其实更像个小盆。两人都成了只吃一碗人。

周掌柜给大家准备,则是一顿丰盛到让人咋舌年夜饭,不是店里平常吃到那些,全是他今天下午现买现做拿手好菜。

浓油赤酱四喜丸子,一个就有小孩拳头那么大,勾上浓浓汤汁,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满口肉香;脆皮炙鸭,色泽红润,外脆里嫩,吃着肥而不腻,一丝鸭腥都无;福寿肘子,红润油亮,肉酥骨烂,也是一样肥而不腻……

随便一样菜,那是放到时下宫廷里都不会跌份儿,林林总总摆了一大桌,连顾茵都吃撑了,其他人更别说了,徐厨子和宋石榴一人吃了两大碗米饭,武安和顾野两个吃完直接仰靠在他们娘亲身上,动弹不得。忠叔吃眼泪都出来了,对着王氏和顾茵又是一通致歉和感谢。

“太好吃了,真太好吃了。”徐厨子看大家都放了筷子,又拿了两个馒头,一边分一个给宋石榴,一边用馒头刮剩下汤底吃。

“是好吃,”顾野跟着打了个饱嗝,“好想顿顿吃。”

“想啥好事儿呢?”顾茵好笑地帮着他揉肚子,“顿顿吃,咱家挣得还不够吃呢。”

这一顿年夜饭不算人力,光是食材,最少也得七八两银子。

“那咱家不能卖这些吗?”顾野数着手指问,“这些,能赚好多。”

反正肯定多到现在他数不清。

其实这也是顾茵想,她和周掌柜一样,立志是要做大师傅,但不是做食堂大师傅!

天天炒家常菜,做家常点心,日渐乏味只是一遭,很多精细活计也是会手生。就像之前周掌柜做酿豆莛,那种功夫都是要常做常练,再生疏下去,怕是手艺退步。

而且徐厨子和他两个小徒弟也确实学尽心,尤其菜刀和砧板,很有些天赋,带到现在,店里其他家常菜他们师徒三个都能做得来了。

顾茵自己也就罢了,让他看着周掌柜手艺退步,她是真觉得对不住人家。

年夜饭后,大家坐在一起守岁。

因为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顾茵早就拜托武安从文家借了两个话本子,在这种时候读给大家听。

武安现在已经认识很多字了,话本一般也是用粗线白话文,他读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劲。

王氏最喜欢看戏,没戏看听话本也很好,众人听得兴起时候,顾茵把周掌柜喊到一边,同他商量道:“咱们今年进项还成,来年能减税,赚更多。我寻思着,咱们是不是也该些精细吃食了?”

要不是开业那时候两家大酒楼打压,他们现在也应该有不少高级客户了。

现在平价吃食生意已经打稳了根基,又没了望月楼一个强劲竞争对手,正是出手扩大规模好时机。

周掌柜点头道:“东家不说我也想提这个。且我也打听过了,咱们隔壁铺子租期就在春末。朝廷税收高,生意不好做,隔壁马上要空下来。到时候咱们租下,开一扇小门,专门设置一个招待贵宾单间。”

隔壁铺子小,只有食为天一半那么大,刚好可以隔开成几个小包间,而且租子对现在顾茵来说也不会很贵。

两人就说好等到年头上忙完,先去打听清楚,最好是到期前就能提前租下来。

商量完毕,周掌柜坐了回去,王氏又脸上堆着笑摸过来,也是有话要和她私下说模样。

“儿啊,明天是新年……这都第八年了。”

从前同住缁衣巷,顾茵和许青川时不时能碰面,都没生出几分不同情谊。如今他们一家子搬走了,若不再牵线,这事儿肯定是成不了了。

听到这个顾茵是真头大,但也因为过去都是点到即止,一直没和王氏开诚布公地聊过,所以她干脆仔细和她说说。

“娘属意谁呢?还是许公子?”

“青川挺好,虽说是个穷秀才,但那是朝廷局势不稳,他才没接着考下去哩,不然指不定已经是举人老爷。而且咱们两家知根知底,你许婶子也喜欢你。”

“娘说都在理,但是我不属意他啊。”

王氏问她为啥,顾茵想了想说,“也不是为啥,就是不合适吧。许公子喜欢看书论书,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可是我听到人读书就发晕,早先老太爷还想逼我读书呢,读一下午比我在后厨忙一天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