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

我力能扛鼎 宣蓝田 1723 字 2022-10-07

如无意外,她娘,就是华家将来的掌权人了。

说完这么一通,华琼正懊恼:自己怎的对一个小丫头说了这么多,荼荼一问,她就鬼使神差地全倒出来了。仿佛她能听懂似的。

——真是怪哉。

她正懊恼着,却听唐荼荼又好奇问了一句:“娘,那你将来是打算过继,还是找个男人入赘,再生孩子?”

这说的每个字华琼都听懂了,却愣是没明白什么意思。华琼迷瞪了半天,一个爆栗敲在唐荼荼脑壳上。

“合着你和你哥不是我孩子,我还得过继一个外房的,白送人家家产?要么自己再费劲儿生个孩子出来继承家业,我脑子缺了半拉是怎么?”

唐荼荼忙道:“我不行,我怎么行!您还是给我哥去吧。”

哥哥的身份,与娘这边是“勤走动也尴尬,不走动也尴尬”。哥哥两个月来华家探望一回,来得太少,他总是愧疚在心,觉得自己不孝。

可唐荼荼瞧出来了,哥哥虽对娘有愧疚,却更不愿意让一手养大他的母亲为难。养恩大于生恩,每次来华家,他都不敢跟母亲说的。

自己就更不行了,只披了个血亲的壳子,见华琼的次数超不过两只手,哪里有脸

贪图娘的家业?

华琼“嗐”了声:“你哥我是不指望了,他是读书的料子,踏踏实实念他的书,将来做官也好,做个大儒也好,都随他去。”

“就看荼荼你了,你要是学出个样儿来,能撑得起咱家生意了,娘赚下的东西全给你。你要是学不出来,我就全捐了慈幼局、济病坊、义学馆去,换个‘女大善人’的名头当当,也算是给后人积了福。”

唐荼荼叹口气,心说您要是这么想,大概是得全捐了……我赚钱的目的,就是找人呐,找齐五个人之后,迟早是要想办法穿回去的。

末世再差,到底是家。

可娘这脾气,她将来老了,被人侵占家业、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唐荼荼陷入到了深沉的思考之中,满肚子惆怅被华琼一句话戳破了。

“你怎么老是趴着睡?胸都要压平了,要么压平,要么压歪,小姑娘家注意着点儿。”

唐荼荼哭笑不得,翻个身躺正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二更0点前发,早睡的崽崽不要等,明早再看。

今日小科普:

孤幼院、慈幼局:类似现代孤儿院,收容幼年失去双亲的孩子,还有弃婴。

济病坊:是收容没钱治病的患者的。

普救病坊:唐肃宗时期设置的官方养老机构,救济孤苦无依的老人。还有宋朝的福田院,收容老年孤独的乞丐。

义学馆:也叫义学、义塾,旧时的一种免费私塾。经费主要来源于祠堂、庙宇地租,或由私人捐款资助。

古人认为“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礼记)。所以从奴隶制社会一直到元明清,许多政策都是围绕着以人为本展开的,尽管后期可能有变味,但多数的构想最初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