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合作

说实话,就是杜为民这个亲儿子,都没有黎夏这么贴心的。

郭大姨经常一个人在家,每次跑脚都很麻烦,拄着拐拎着水桶特别不方便,久而久之,郭大姨就鲜少泡脚了。

黎夏送的木桶特别方便,现在每晚睡前不热乎地泡个脚,郭大姨都有些睡不着。

要不是真心把她记挂在心上,一个才十来岁的孩子,谁能做得这么周全?

就算是虚情假意,郭大姨也喜欢,亲儿子儿媳妇是经常回家,但往往都是连吃带拿,混个饭就回了自己家,倒是多虚情假意地多回家陪陪她呀。

“没事,大姨,离上菜还得一会了,我就先说说我的想法,你们考虑考虑。”黎夏跟起身给他们倒茶的郭顺顺道了谢,才开始说起自己的打算。

“这件事我想了挺长一段时间的,大姨手里有革料货源,有皮革厂退休工人的人脉,顺顺哥能从皮革厂弄到淘汰下来的旧机器,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开个以皮包生产为主的……作坊。”黎夏本来想说小型皮包加工厂的,但杜为民他们理解的厂可能跟她不一样,所以改了口。

郭顺顺惊讶地看向黎夏,“难怪你上次问我厂里的情况,还问我能不能弄到旧机器。”

这事还是郭顺顺无意间跟黎夏提过的,刚开放那会,皮革厂领导雄心壮志,也想做出一番成绩,让总厂看看。

所以花大价钱从沿海城市采购了一批机器,想皮革生产,皮具制作一条龙。

结果机器是人家淘汰下来的旧机器,产能不行,产品设计也不够美观时髦,开始还能靠工业局计划内的单子存活,但时间一久,随着产品滞销返厂,渐渐产线就停了,现在机器还在仓库里吃灰。

郭顺顺一提起来,黎夏就发现了这里头的商机。

对于皮革厂来说,机器落后产能不行,但对她们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

“我也是那时候才开始有的想法。”黎夏笑着看向郭顺顺。

郭顺顺点头,有些为难,“弄是能弄出来,那批机器虽然闲置了,但还是得花钱买。”

不管产线如何,这批机器当时也是花了大价线买回来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机器都是旧款,百来台同步、双针缝纫机器,至少有三十多台是性能不错的。

像是冲床、高车、柱车和铲皮机,这些厂领导比较重视的机器,就都是当时比较好的。

因为这些缝纫机器家用都用不少,厂职工也没有谁勤快往家里搬了改装的,现在都堆在库房里。

不过闲置了两三年,想再用估计也得请师傅好好检查维修一下。

“肯定得花钱买,我可没想白弄出来。”黎夏笑起来。

听到她这么说,郭顺顺表情立马放松起来,全部不花钱弄出来有些难,弄个十来台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反正都闲置成破铜烂铁了。

“你还没有说,你出什么呢?”杜为民看向黎夏,打断准备说话的郭顺顺。

说到这里,杜为民的语气已经冷了下来,这小姑娘计划得倒挺好,一个弄原材料,一个弄机器,她就出个主意?

他这话一出来,郭大姨就暗暗给了他腿上一拧,怎么说话的!

黎夏并没有被杜为民冷淡的话刺到,她也能理解杜为民为什么会这样,毕竟他们对对方都没有半点了解,会质疑是正常的。

“我负责部分出资和设计,这些是我的作品,以及卖出去的成品。”黎夏从随身的包包里头,拿出自己的图册。

上面不光有她的部分设计图,还有她给一些成品拍的照片,东西卖出去了,拍个照片留下念,也算是个纪录。

也总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然而杜为民并没有接她的图册,目光一直盯在黎夏的包包上,“别急,先把你背的包包拿给我看看。”

黎夏背的是一款非常简约的棕色牛皮公文包,几乎没有什么设计。

但越是简单的款式,要想出彩,就越难,黎夏这一款看上去就是很舒服大气,还很高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