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空空如也

陈敏行想了想,微微摇头,“三五年内肯定不会了。”

但以后,大概率还是会回去了,毕竟她老家的那些东西,还都在魏也那里收着呢,别的东西黎夏可以不要。

但她父亲爷奶留下的东西,她会丢下吗?

“那完全没有办法了吗?”陆东明倒是没什么,他就是心疼他也哥,他也哥为了黎夏姐弟妹三个花了多少心思啊。

现在还在兢兢业业地设套坑周启仁呢。

“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魏也压住心酸,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她不会抛下她舅舅舅妈不管,还有周启义那里,她肯定会替她父亲讨回公道。”

说起周启义那里,陆东明和陈敏行脸色都有些微妙。

这段时间,他们也不是光把心思放在了周启仁那破养猪场上头,还花了些心思去查了在京市的周启义。

周启义这人疑心病太重了,他们安排进去他手下工程的人,才稍打听了一点情况,就被周启义给开除了。

魏也他们还是通过别的渠道,才得知了一点周启义在京市的现状。

周启义现在傍上了大腿,发了一笔大财不说,还一跃从民工成了包工头,听说对方现在在京市出入,有房有车。

再多的细节他们没有打听得太多,但有人听到周多春现在管周启义喊大伯,喊继母罗凤仙为伯母。

这就很让人玩味了,周多春明明是他们亲生女儿。

至于早被接到的周青和周陈,魏也的人没有接触到,暂时并不清楚他们现在的关系。

但可以确实的是,周启义绝对有鬼。

因为周启义是在黎升平死后,才发迹的,这个时间点不可能卡得这么好。

“那也哥,你还打算来苏省吗?”陆东明试探着问。

在得知黎夏准备带着弟弟妹妹定居在苏省的时候,其实魏也就有了打算。

他和老魏两个相依为命,也没有什么牵挂,把那边的面摊一收,搬到苏省来,老魏一样可以做生意。

这事魏也一早就跟老魏商量过了,老魏也是同意了的。

但陆东明和陈敏行不同,他们的家人还在民桥镇,陈敏行还要上学,他们不可能跟着魏也过来。

他们一直也是不希望魏也离开的。

但都是兄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情感,知道魏也一定要来,他们也没留,只说让魏也以后常回去看看,他们也多来。

老家那边,杨大舅一家已经安排妥当了,周启仁那里,也就是时间上的事,基本不可能出岔子。

就算要出,也只可能是周启仁那个小舅子把篓子捅得更大而已。

根本就不必他们操心。

如果这趟不出意外的话,魏也是准备过了年就搬过来的。

但现在,再搬过来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黎夏她们现在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守在这里,还不如守在老家,守在杨大舅身边。

“不来了。”魏也神色落寞,他现在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有愤怒也有伤心。

当然,他更多的是怨自己,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把他跟黎升平的关系说出来,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他跟黎升平怄气,但没打算跟黎夏姐弟妹怄,何况现在连黎升平人都没了。

“那房子?”陈敏行看向魏也。

如果他也不来的话,房子就没必要留着了,正好趁他们还在这边,可以把房子处理掉。

魏也也是这样想的,但只是一瞬,他就改变了主意,“留着,或许夏夏有天会需要用到它。”

陈敏行点了点头,“那我们应该去找一下附近的邻居,如果有人住进来,让他们联系一下我们。”

当然,要麻烦别人这样的事,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魏也点头,他也是这么打算的,陆东明反应慢半拍,也跟着点了点头。

把思绪理清楚,魏也也渐渐有了胃口,从早上下火车到现在,也就是坐下来这会才喝了口水,三人早饿得不行了。

吃过饭,三人又重新回到了魏也提前买下的小院子。

还是找的当时指路的大妈,编了个借口,把给黎夏姐弟妹买的东西送给她,交易很快就达成了。

为了稳妥起见,魏也不止找了这一位老太太,旁边几家常住的邻居,魏也都拜访过。

为了不被大家当成坏人,魏也找人之前去了趟街道办事处,找了工作人员陪着,可信度大大提升。

虽然编的理由有些漏洞,但不过是帮忙注意一下情况而已,何况这不还有街道干事陪着么,出不了事的。

原本以为这趟要苏省会停留个几天,没想到早上刚到,下午人就到了火车站。

“黎夏那么聪明,她会生活得很好的。”陈敏行察觉到魏也平表表情下的低落,出声安慰。

魏也垂下眼睛,轻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她聪明,但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可惜黎夏可能并不需要他的担心。

“我没事。”魏也调整好情绪,抬起头来,微笑地看向陈敏行,“她这样做是对的。”

只有这样,才能没有任何隐患地躲开周启义的视线。

道理他都懂。

陈敏行微微笑点,如果换做是他,大概也会跟黎夏做一样的选择。

虽然这样告诉自己,但回到青省后,魏也第一件事,就是去推当时黎夏回去的时间,去问当时抵达青省的列车有哪一些。

但火车晚点,以及国内铁路网络四通八达,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他这样问,根本就找不到答案。

陆东明和陈敏行知道他的心情,默默地陪着他排查计算,最终锁定了三个省份,苏省,湖省和河省。

看到苏省两个字,陈敏行提笔默默地它划掉。

至于湖省和河省,就连魏也也知道,火车能随便下,自然也能随便上,这两个也未必就是黎夏现在呆着的地方。

他们提前好些天回来,老魏自然要过问一二,得知前因后果,他也没说什么,只拍了拍魏也的肩膀。

魏也心情不好,在整周启仁这事上,比平明多花了几分力气。

如果不是这一家子豺狼,黎夏何至于背景离乡,连半点线索都不敢留下。

是的,魏也已经成功说服自己,黎夏是不敢留下线索,并不是故意要欺骗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