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孟周翰顿了顿,虽然他对不相干的人在人生路口上的选择不感兴趣,但是……

“你是怎么说的?”

“我让她去和导师商量啊。”苏禾笑道,“科研挺寂寞的,周期长,要自己找目标,还未必出成果。她们做农科的尤其如此。会动摇甚至放弃,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放弃未必就是可耻,考公也未必就是苟且。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任务和价值。在农业站做农业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展开社会防治,减少损失和蔓延,救的可能就是几千几万人的口粮。贡献就一定比不上做科研吗?人生选择,其实不必背负太多别人的期待——何况那也未必就是别人对你的期待。也许只是你自己的假想呢。”

孟周翰没做回应——他是自我中心的孟周翰,不是那个一身麻烦的时小凡。他做人生选择,什么时候需要顾虑别人的期待了?

他也没有义务替时小凡作回应。

苏禾叹了口气,低头看了眼时钟,“一会儿陈姐来了,我还得回实验室一趟。昨天例会又讨论出些新任务,导师不在,组里的研究生……”她顿了顿,想想孟周翰也未必需要她的解释,就说道,“下午五点前我会赶回来。你不要担心。”

为期两天的企业领袖年会,很快就落幕了。

郑莹颖疯狂熬夜赶完专访稿,想要抢下周一的专题版面。

孟启森并不算一个很高调的企业家,如果不是那年他的儿子横空出世,抢占了全国网民的视线,他当然也迟早会引起世人的瞩目——毕竟能把国产汽车作出档次,凭借普遍意义上的硬指标和对国内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直接用销量、质量和口碑破除掉行业的国际品牌迷信的男人,他就不可能长久沉寂无名。何况他还很快就收购了某个欧洲老牌名车品牌,引起欧洲媒体一片阴阳怪气的恐慌论,也在国内刷足了版面。

但如果不是这个儿子,大家的视线大概率会更多的聚焦在新海这个企业,而不是他的身上。

——当年他收购国际品牌,很多记者问他是不是想借此打开国际知名度和销量,而他回答,收购只是正常的商业和技术合作,能打开知名度和销量固然是意外之喜。但没这个意外之喜,也并不影响他们的既定目标和规划落实。

总之……就是个很传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智慧、性格和年代印记的企业家。

他接受采访,一般都是因为品牌有此实际需要。

像这次这样,没有任何品牌目标和个人目的的,接受一个他并不熟悉的记者的专题采访——根本完全不是他的风格。

郑莹颖也是颇花费了一番力气,才克制住发朋友圈炫耀一番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