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科举文里做考官 辛宸 2029 字 2022-10-07

这般众志成城的局面,让方靖远终于安下几分心来。

先前在派出岳璃和霍千钧时,他就已经跟他们推演过无数次金兵攻城的可能性,并将目前齐鲁军械厂所改造的守城器械进展都一一亮给了他们,若不是确定能守住,他们二人是绝不会离开济南府的。

否则,若是因为救援徐州而失了济南府,同样是得不偿失的重大打击,更何况若是没了方靖远坐镇,换任何一个人来,他们都不可能像现在这般毫无后顾之忧地在前方作战。

大宋的文武不合,由来已久,不论是朝中还是地方文官,哪怕同等品级,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粮饷和物资都控制在他们手中,等于掌握着前方将士的命脉。配合的好,方能齐心协力作战,可大多数时候,文武之间的对立和鄙视链,让双方很难融洽相处。

而方靖远,几乎是所有武将们都想要的那种上司,既能给与充足的粮饷和物资装备,还能不断提供杀伤力巨大的军械,更重要的是他从不会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对军事的了解而对前线作战的将帅指手画脚,而是让他们能够尽情发挥所长之余,还不必担心会被人抢夺战功,吞没奖赏,就连那些作战导致伤残的退伍士兵,他都会妥善安置,让战死者家属得到抚恤,伤病者皆有所养,真正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前去战斗。

若是没有他,无论是辛弃疾还是魏胜,都将面临比现在困难百倍的局面,而不似现在这般可以独掌一地兵权,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本领,无需顾虑身后朝廷中的议论和评价,那些对他们“归正人”和“义军(乱军)”出身多有猜忌的大臣,曾经不知多少次上书建议将两人撤换,以免和金兵作战时私通敌国甚至投降卖国,都被方靖远上奏折骂了个狗血淋头。

总有人因为眼红或各种心思,见不得那些武将出彩,或想将他们纳于门下,或想将这些不肯依附于自己的人干脆铲除,考虑的从来都是自己一方的利益,而非前线战事和国家大局。

就像当初汴京保卫战第一轮过后,就有人担心勤王军会夺权,金兵一退,就将他们远远地赶离汴京,结果金兵再来之时,就先堵住了各地勤王军进京的路线,以至于汴京孤立无援,最终沦陷。

正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真实写照。

几次丢城失败都是因为从内部被攻破,无论敌我,方靖远对此引以为戒,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让思想辅导员朱熹老师先给所有的学子们深刻贯彻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再亲自带他们感受一下数理化科技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让学子们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保卫家国的使命感和荣光,将他们和自己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在这个动辄连坐满门的时代,那些墙头草世家们也就无法再置身事外了。

如今看来,效果非常好。

裴文卓主动放弃了今年春闱来之不易的会试机会,留在了济南府协助方靖远处理府中政务,替他减轻了不少文案工作。一开始裴文卓还是抱着与使君和济南府共存亡的念头,到如今听到外面通传又有多少金兵抵达开始安营扎寨之时,都已经淡定得像是听到今天的庭院里又飞来了几只乌鸦一般,毫无波澜。

反正,他们如何呱噪喧闹,最后的结果,也跟那些乌鸦没什么区别。

今时今日的济南府,可不是个毫无防护措施的中原泉湖园林之城,而是个攻防兼备的铜墙铁壁之城。

从方靖远进驻济南府开始,先前那些被俘虏的金兵苦役就被送去挖矿,有了枣庄的煤矿之后,炼铁炼铜的效率大大提高,出铁的数量和质量也都远胜于从前,在去年冬天来临之前,就已经安排人在城墙外先是用粗大的毛竹搭成骨架,然后以木板为模,灌注水泥,足足将原本的城墙加厚了一尺有余。

这些看起来灰扑扑的新城墙,却比原来的更加结实,防火防震,一般的投石机砸上去连个印子都没。

而新出炉的铁器,则铸成了数十门新式火炮和无数炮弹,分布在城墙各处,射程之远,第一次出场,就将完颜允中给打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