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

纪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都住了几十年了,怎么可能不破?”

纪爸的思维到这里就有些发散了,他想到了明天会有记者来,人家看到他们家的房子和别人的房子对比会怎么想?这么一看不就是父母不出力吗?

纪爸又开始纠结了。

主要是外表破,里面也铺的石板,像村里这两年建屋的都换成了瓷砖,踩在上面干干净净的,房间也漆了大白墙,看上去干净敞亮,不像他们家的房子,墙皮都有些脱落了。

建他也是想建的,谁不想住新房子?问题很简单,就一个字——钱。

纪妈没有多开口,纪爸的顾虑也是她的顾虑,两人没有在纪时面前多说什么,可干活干累了的时候,两人在田头一边喝水一边算账,水泥什么价,黄沙什么价,工人用工又是什么价,仔细算下来没个10万都解决不了。

主要也是有对比在。

纪时阿姨前几年在隔壁镇买了个带门面的小楼才一共花了14万,他们当时觉得这个价格已经是天价了,可到了现在,这个价位也不过够他们家建的房,可能还不够,还要再贴点。

农村人算账的时候都会把钱算到极致,可也经常因为精打细算容易吃亏。

“大姐夫他们多少年前就想买十字路口的房子,当时那是农机厂的房子,他们只要再贴点就行了,可他们家那个老妈子嫌贵,还是回家去了,现在他们那房子给我我也不住。”

大姑家的房子位置特别偏,当时大姑父在农机厂上班,有优惠价买房子,他们没下手,回家之后,他们那个小组的人口比纪时家还少,出去打工的去打工了,住到镇上的去镇上了,都是一年回不来几次的,结果家里越来越荒,前后左右都没人,住在那样的地方人心里还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