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但他也不去想那些事情,未来不确定就由他不确定,他只抓住自己能掌控的未来。

……

纪时顺着对方的思路走,成功弄清楚了那道题的解法。

“谢了!”

他又把笔记本飞回去,被对方精准地接住。

纪时注意到,对方课桌上好像放着p3,这会正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笑。

纪时没被他影响,自己看自己的资料。

物理和化学让他有种急迫感,但纪时心里又很清楚,不能太急,越急越是什么也做不到,反而轻轻松松地做题有时候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好歹是在进步,只是和数学、英语这些科目的进步相比,物理化学的进步实在是太缓慢了。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纪时上初中的时候物理化学就不算拔尖,虽然也不算差,但初中的时候两门科目都简单,他基本上也能维持班级前五的水平,可他很清楚,和那些他真正擅长的科目相比,他物理和化学两科还不够强。

他上初中和高中的那几年,正是苏省教育改革比较密集的一段时间。

他们并非3+2模式的第一届,也并非第一届考小四门的,但是他们的得分标准和上一届还是有细微区别的。

中考也是一样,纪时初二的时候听说中考物理120分,化学100分,到了他们那年就改成了物理100分,化学70分,而且他们还考了小综合——他们的中考试卷由各个地级市出卷,每个市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纪时觉得,中考的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高考的一种反馈,否则无缘无故没有改革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