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页

崔书宁点头:“杭姑娘一介女子之身,投身军中确实有危险的,难怪家里人会格外担心些。”

杭姑娘没接这个话茬,在边城这里投身军中帮忙做事的女子并不只她一个,她只是含笑纠正了崔书宁一个私人问题:“我不姓杭,随母姓,你叫我贺兰青吧。”

崔书宁这就很是意外了,不由的又多看了她好几眼:“贺兰曾是北狄国中的大姓。”

贺兰青并未隐瞒:“我母亲的家族原是北狄朝中的贵族,上一任国主弑父夺权,当时朝中起了很大的纷乱,波及了许多人,祸乱中她逃命出来,后来流落恒阳城时嫁给了父亲。当时周朝国政初立,两国关系还不错,边境互市,其实有不少两朝通婚的人,这不稀奇的。只是我母亲故土难归,又思念死难的亲人,所以让我跟了她的姓,算是她未曾忘记血脉和寄托哀思了。”

贺兰氏崔书宁有印象,她曾经听常先生说过一些,那是北狄先皇后的母族。

北狄现任的这位国主是皇后长子,但是皇后更宠爱幼子,似乎一直撺掇着想让先皇废长立幼,扶持小儿子登基为帝,这彻底激怒了这位陛下,直接弑父弑母又车裂了嫡亲的弟弟才登上的皇位,随后降旨将贺兰氏一脉直接灭族了。

这件事上崔书宁还感慨过,全民皆兵的好战之国果然行事更加简单粗暴,北狄国中受礼教约束的很少,所有人都习惯于臣服强者,同样是皇帝的外戚母族搞事情,北狄皇帝是一言不合直接全部提刀切完了事,到了大周朝萧翊这里,却还要顾忌天下悠悠众口,拐弯抹角的先铺垫一波仁义道德……

虽然阴谋诡计的算计人很恶心人,可是相对而言

至少崔书宁觉得住在周朝国境之内会安全些。

毕竟,这个皇帝得要脸面和口碑,不至于一个不高兴就看谁不顺眼便杀。

言归正传,贺兰氏这个姓氏的人在北狄朝中其实也不多见,但是真正身份尊贵的就只有曾经的这一支了,想来杭家兄妹便算是他们的后裔。

当初北狄朝中闹内乱的时候也适逢周朝初立,两边都忙着处理内务,没工夫扩张边境,所以曾经一度两国和睦,边城发展繁荣。

只是后来开战,北狄人不仅侵占了恒阳城,抢占了城池之后还残忍屠城,拉了周朝这边很大的仇恨。

杭家兄妹这样的身世,即使贺兰青不说,崔书宁也能想到他们兄妹这样两朝混血的人在这个地方生存的会有多艰难,应该也好在是他们投身军中,和北狄朝廷势不两立了。

其实如果贺兰青改个姓氏,应该也会好上许多,但是血脉亲情是人家心中的牵绊,人家要借以缅怀故人,崔书宁也没立场随便瞎撺掇。

一行人又等了将近半个时辰,梁景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