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但是林场的工作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以及个人对植株的习性了解,这也是田唐只限制了及格线,然后按照能力进行选人的原因。

事实证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

林场的招人工作结束之后,在被招收的人的努力下,林场的工作很快就进去了正轨,连带着林场的扩张计划也有了初步的苗头,只要到时候林场内开始收获,外部的扩张就可以顺势进展。

夏去秋来,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临春府周边的县城和府衙作物收成不太好,以至于对峙的两边士气也有所低迷。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个时代,粮草的数量也能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决定胜负,特别是在战场上,越激烈的战争越容易消耗体力,需要的粮食数量也就越多。

如今两边还未战,就陷入了粮食的窘境,哪怕有压缩饼干作为暂时的支撑,也只能解近渴,根本不能支撑长期的战争。

临春府和阳南县两边的驻军换防,使得一批又一批驻军在阳南县得到了休养生息,也让闻平逐渐在意起阳南县的事,几次写信到阳南县,询问阳南县的食物问题。

信是寄给齐睿达的,但辗转之间还是到了如今驻守阳南县的徐哲手里。

关于粮食的事,田唐之前还在阳南县时,就已经讨论过,徐哲按照之前讨论的结果,用齐睿达的语气给闻平写信,信里写到阳南县县令楼同义已经屡屡与他诉苦,直言阳南县的粮食存量不多,询问何时才能由临春府出粮食养驻军。

“齐睿达”还在信里说,他怀疑楼同义恐怕还私藏了一些粮食,他打算再跟楼同义盘旋几日,确认粮食的来源,再一举断了阳南县,将粮食送去临春府。

末了,“齐睿达”表示他想要阳南县县令的位置,想要由他个人来解决阳南县的问题,旁敲侧击寻求闻平的回应。

阳南县换防一事,迟早都要暴露,但只要晚暴露一天,临春府兵营中站在神灵镇的士兵就会再多一批,越晚暴露阳南县,对神灵镇越有利。

徐哲把握好了“齐睿达”的性子,并没有在信里明说太多,更多的是跟闻平打感情牌。

果然信送到临春府之后,闻平完全没有怀疑,还写信叮嘱“齐睿达”,让他务必小心谨慎,不要为了区区一个阳南县伤了自己。

徐哲的回信中自然连连应“是”。

信件一来一往,又给阳南县的发展,以及驻军换防的工作,拖延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