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后面周里远几次提出想让他去田家村,苏修永都拒绝了,田家村虽好,但原先丰收镇还有不少人在排队,他们后来才回来,实在不好借着周里远的面子插队。

后来梅祈来镇上暂代林成福等人的工作时,他还去见过,跟梅祈聊了很久。

他对丰收镇的认识大多来自于周里远和梅祈,其中梅祈对田家村了解太深,在他见来稀松平常的事不会多说,而周里远是从没有去过田家村,说的话也是一知半解,没有个准确的答案。

也因此,苏修永直到现在,才知道文字的事。

这不是周里远这一次劝他去田家村,只是之前每一次周里远劝的时候,都被苏修永找理由拒绝,而这次,他突然心动,甚至迫不及待想要亲眼看看田家村的情况。

周里远见他犹豫,拿出林成福叫人送来的信:“修永,成福在信上说,这次镇上可以多送一些人去田家村,正好你可以带着你的家人一起去。”

苏修永还是踟蹰。

他当了许多年夫子,一直教导学生要知礼守信,让他插队,实在是违背他一贯的理念。

周里远低头看着手里的书信,蓦地抬头:“修永,此次让你去并非是因为你我之间的情谊,而是田家村需要你。”

“此话怎讲?”苏修永立即反问。

“你是夫子,”周里远微笑,“据我所知,如今田家村真正称得上老师的,只有那位神使大人,和一位叫游宁的老师,大部分时候低年级学生的课业都是由高年级学生教导,不是我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或许不够有经验。”

苏修永认真思索周里远这话。

“别人先不提,我儿子丰木如今在田家村的尖子班,他倒是聪明,也能学进去,可让他去教别人,以他小小的年纪,岂不是误人子弟?”周里远循循善诱,“你我如今年岁已大,你不愿科举,我也不愿高升,我们都只是想要家人平安,这样的话,或许田家村会更适合你。”

苏修永眼神已经完全动摇。

周里远再接再厉:“你有当夫子的经验,又足够聪明,若是你去,或许能更好地教导那些学生,听说田家村收人不看年龄,不要束脩,只看学生自己的努力和天分,若是在那里,或许你能教出一些真正的国之栋梁,这样也不枉你当初弃官从学,或许你的家人也会更高兴一些。”

当初苏修永不去考举人,最重要的原因是怕卷入朝廷纷争,对家人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