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番外十三(3)

所以他改换思路。自己既然可以在雕像中移动,那么在孤儿院以外,另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雕像,自己是不是都能前去?再说了,比起阅读书籍,更好的了解世界的办法,还是亲眼去看看。

他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在黑暗中寻找新的“窗户”。

这耗费了沈轶一点时间。以至于他抵达目的地之后,兰渡已经回去了。

沈轶心想,没关系,他并不是为了兰渡而来的。

他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教会中匆匆走过的人们。来祈祷的平民,匆匆走过的神职人员们——他们袍子里带有的力量可比孤儿院那些孩子衣服里的力量多多了——还有教会的中心人物,一般不会露面的主教。

邦纳帝国虽然富饶,也有一定政治地位,不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国家,教皇也不在这里。

看了几天之后,沈轶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从孤儿院里离开之后,他果然知道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此外,这里的人们也总在谈论兰渡。

他们惊讶于兰渡的聪颖,认为他是“神使”,并且期待着他的成长。

沈轶从这些人的话音里知道,再过一两年,兰渡就会正式来到教会。到那时候,他大约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圣子。

他们还说:“那真是一个虔诚的孩子。”

“对,他总是在祈祷。我遇到过好多次,不过他也太害羞了,总是在我过来的时候,就停下对神明的赞美。”

“他一定很怀念在神身边的日子。”

“哈哈,是的。不过他来到了人间,带来了神的礼物。真是一个善良、宽容的孩子。”

一个神父和一个修女从沈轶藏身的雕像前走过,绕过一个转角,消失不见。

在他们身后,沈轶思索着两人话音里的讯息。

兰渡、虔诚……经常祈祷……

不。兰渡不是这样的小孩。

在沈轶看来,兰渡眼里并没有对光明神的狂热信仰,他看到的是“知识”本身。

这不是说兰渡是知识之神、智慧女神的信徒。相反,沈轶怀疑,那个小孩恐怕根本不相信神的存在。

在孤儿院的人们进行餐前祷告的时候,他永远是表情最冷静的一个。

一个人在图书馆读书的时候,他不会去翻对神明的赞美诗,也不像其他孩子,喜欢英雄们的冒险故事。

他会主动打开魔法师们的手札,去阅读那些对这个年纪小孩来说晦涩难懂的笔记,并且真的能看懂。

更别说,他还

亲口问过那个老人,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神明……

沈轶不觉得这样的兰都会每天不停地祈祷,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

他脑海里冒出一些模糊的字句。“夺舍”、“穿越”……一闪而过,沈轶没有抓住。

不过,接下来一段时间,他还是有了收获。

沈轶又听到几个人讲话,他们同样说起兰渡的虔诚。

从他们的话里,沈轶抓住一个重点。

兰渡的“祷告”,是在雕像前进行。

意识到这点时,沈轶心尖跳了一下。

他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也许,兰渡根本并不是在“祷告”,而是在……

寻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