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满城尽是小汽车

城墙内。

一个个颜色绚丽的小家伙在到处跑。

因为身上的毛衣,让他们和冬天的冷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鲑鱼提着个小篮子去玻璃房里面掐蒜苗和葱,加了最新鲜的蒜苗和葱的汤,成了鲑鱼最喜欢的东西,他现在都知道一碗汤加多少颗葱花才是最好喝的。

罗罹忙碌了一天,现在已入夜色,不过外面并不黑暗,反而十分明亮,那些到处飞舞的萤虫,轻轻伸手就能抓到。

原本入夜就会休息的孩子,现在也有了夜生活。

一只只小手,将天空的萤虫捧在手心,光芒从手缝里面透出来,脸上笑得特别夸张。

然后一边奔跑着将手里的萤虫放开,又去抓下一只。

他们已经知道,通灵古族的萤虫会在夜晚为他们的城市提供照明,是功臣,所以不会伤害。

通灵古族的萤虫因为长期和部落生活在了一起,一点也不怕生。

哪怕有人跑去抓它们,都依旧自由自在的飞舞着,等从孩子们的手心飞出,又开始原来的轨迹。

罗罹伸出手掌,有萤虫会自行停留在他的手掌上,实在太美了,美得跟童话一样,萤虫的光,似乎能照进每个人的心窝。

这座城池虽然连初具规模都算不上,但已经有了它的基调,对住在城里的人来说,它是温馨的。

不过现在,那些萤虫远远的避开了罗罹,因为罗罹在熬一锅散发着异常古怪味道的东西。

已经熬了好几天了,从早到晚。

没敢在屋子里面熬,罗罹选择了一块空地,至少味道能消散得快一些。

连天空巡逻的铜雀古族都选择性的避开了这里的上空,时不时还嘀咕上两句,“黎族怎么跟毒囊古族一样了,这是在释放什么毒吧?”

那些玩耍的孩子,也远远地皱着小眉毛看着,他们不靠近,因为他们现在身上穿的他们最喜欢的毛衣,靠近了会留下奇怪味道。

夜晚,这些孩子自己会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娱乐。

比如,有些孩子找了一块还没有开发的空地,在那里打架,或许也不叫打架,这是部落的习惯,是为了他们以后碰到外族人知道怎么争斗生存。

他们将毛衣一脱,仔细的收敛起来,然后就能跑去干一架。

鲑鱼小脸红红地往罗罹这边跑,“刚才我差点就打赢了,可是他们用眼睛射我。”

虽然这里马上就会拥有属于不同时代的文明,但部落的野性也不能丢,不然出了城墙没办法生存。

罗罹锅里面熬了几天的东西,是一块块树皮和木灰,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一些藤条的茎皮等等,这一大锅看上去可不太美观。

他根据电脑中查到的资料正在一点一点的尝试。

这一锅算是比较成功的,锅里面的浆糊和电脑里面描述的几乎一致。

罗罹在用最古老的方法做纸张,也就是电脑上说的手工造纸,土法造纸,他自己也没有真正见过纸张,但看电脑里面,雪白的纸张上写下一个个文字,的确比兽皮要好得多。

罗罹开始进行下一步了,洗桨。

就是将这锅浆糊里面的杂质去除掉。

这几天这个过程他也不是第一次了,还算轻车熟路。

今晚他要做的也就是洗桨这一步。

别看似乎十分容易,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煮桨的前面就有其他步骤,比如侵料,将不同的原料木材浸泡起来,不同的原料侵泡的时间还不同,最少的也要四五天。

罗罹前几次失败,就是因为浸泡的程度没有把握好,导致熬出来的浆糊没有达标。

不过他也当练手了,没达标的浆糊他也没有扔,直接操作下一步,就当学习。

罗罹将洗出来的纸浆盛了出来,等明天白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进行晒浆。

工艺是十分繁杂的,一整个流程怎么也得一个月左右。

罗罹在一天一天研究纸张的同时,也在研究笔,毕竟有了纸张没有笔也没用。

罗罹原本是准备研究研究铅笔,结果他发现工艺有些复杂,光是笔芯的石墨,也得去城外面寻找,而城外现在实在不太平。

罗罹彻底改变注意,是无意间看到了通灵古族抱着的他们的伴生凶兽白玉蜗牛。

如同玉石一样白净的蜗牛,吐出来的口水却是漆黑得如同墨水一样。

沾在哪里,哪里就是一块黑,洗都洗不掉。

当时鲑鱼气得泪巴巴的,拿着个兽皮帕子,打了一盆水,在那里翘着屁股洗了一天,将他们城堡的街道都弄脏了。

还好的是,白玉蜗牛吐口水,只会在它们兴奋得忍不住的时候,不然那特别难洗的墨迹怕是一大灾难。

罗罹当时就上了心,洗都洗不掉,颜色又这么漆黑,这不就是最上好的墨水?

罗罹又找来铜雀古族的学生,让他们带了些成年青铜鸟的羽毛来。

小青铜鸟的羽毛如同铁钉,成年青铜鸟的羽毛就和钢笔一样粗了,手感依旧如同金属,甚至更加坚硬。

罗罹又找了些野兽的毛发做成笔芯,这野兽是部落狩猎带回来的,有些像狼,但体型大了很多,这样的猎物平时比较少见,抬回来的时候引起了不少人围观,罗罹就是看稀奇的其中一个。

正好用上了。

做出来的成品,说它是钢笔,它又不是,仅仅大大的金属笔杆有些像钢笔。

说它是毛笔,也不是,但笔芯的原理和毛笔是一样的,比如罗罹手上这只,还是狼嚎的?

罗罹称它为青铜笔。

用笔沾着白玉蜗牛的口水,写在兽皮上。

墨迹漆黑,清楚可辨。

等墨迹干了,罗罹尝试擦了擦,怎么也擦不掉。

是他要的效果,如果不是因为兽皮稀少,用掉一张少一张,其实用兽皮写字也是不错的,看上去很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

但罗罹一个人用兽皮写字也就罢了,消耗不了多少,但他的这些学生现在学会的字越来越多了,等更多的人使用兽皮写字,那消耗就实在太可观了,到时候兽皮怕是供不应求。

这笔无论是手感还是写字时候的触感都十分不错。

罗罹开始让通灵古族的学生,天天拿着个陶器罐子,诱导他们的凶兽吐口水。

别说,一个个的小陶罐还真收集到了一大堆墨水。

笔,罗罹也抽空做了一些。

鲑鱼现在都开始练习新笔的使用了,给他同学写信都是用的新笔。

<b

r>

唯一不好的就是,每次都得战战兢兢的,生怕墨水滴落到了毛衣上,应该是很难洗掉的。

罗罹为此还专门做了笔筒,不写的时候将笔放在笔筒里面,避免不小心滚到了身上。

鲑鱼的房间,现在多了一个写字桌,是罗罹专门给他做的,就放在窗子旁边,光线好。

小小的人儿,撑在窗子下的写字桌,身体坐得端端正正的练字,看上去真的像一个学生了。

鲑鱼每次练字,都会引来好多人围观。

恩,估计他们感觉这样的孩子,前所未见罢。

还有好多人羡慕,鲑鱼现在看上去真的特别不一样,罗罹说先祖们就是这样学习的,罗罹说,等他们的住处修好了之后,他们也能像鲑鱼一样,每天沐浴着阳光,在窗台下练字。

那样的场景实在太美了,白天拿着石枪出门狩猎,晚上回到家安静的写写字,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啊。

罗罹要是知道他们的想法,估计会觉得诡异,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生活,竟然融合在了一起,说突兀吧,似乎也算不上,就是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说回造纸,晒纸浆的过程有些漫长。

期间,外面的城墙是越来越高了,长度也越来越越长。

邪瞳古族和通灵古族修的围墙,都开始连接在一起了。

那种生活在巍峨的高墙之下的感觉还挺奇怪。

但一点也不压抑,一,城墙里面十分的宽阔,所以城墙虽然高,但一点不影响里面的光照,依旧明亮如洗。

二,城墙下都留了出去的隧道,并不是什么完全与世隔绝的地方。

天地之间,大草原之中,这样的一座围城,在视觉上是十分震撼的。

看到它的人,恐怕会生出一种敬若神明的感觉吧。

这还仅仅是开始,一墙之隔,将是两个世界。

这里将是一座奇迹之城。

随着邪瞳古族这一段城墙的完成,各族的人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攀爬上城墙,看看这伟大的工程,心里的豪迈和骄傲油然而生。

这样宏大的奇迹,是他们一手创造出来的。

比起这些族人,铜雀古族的人是最兴奋的,因为他们能鸟瞰整片大地,从天空看到的围城,那种感觉又完全不同。

鸟瞰图,能将一座真正雄伟的城池完全体现得淋漓尽致,铜雀古族的人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首先完成工程的是邪瞳古族和通灵古族,他们也没有停下来,而是帮助旁边的古族收工。

所以沿着邪瞳古族和通灵古族,开始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完成他们那一段。

城墙不再是一段一段的,而是变得连绵。

每完成一个部落的工程,人手就会更多了起来,开始帮助下一个部落。

直到铜雀古族停下来的工程,也开始了,这一次再不是以前铜雀古族慢吞吞修建的样子,而是所有心怀梦想的,到达这里的各部落的人,都在帮着完成。

铜雀古族的人也激动无比,靠他们自己的确很难完成,但现在他们那一段的城墙,跟插上了翅膀一样,一天变个样。

他们提供了他们擅长的巡逻警戒能力,别人帮他们修建他们完成不了的工程,这样的感觉实在太棒了。

这也算是十一个部落,第一次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收获了合作带来的成果。

罗罹晒的纸浆也差不多了。

纸浆原本是灰白,淡黄色。

经过长时间的晒浆工艺,居然开始变白了起来。

真是十分神奇的变化。

罗罹原本看着他洗出来的纸浆都还在怀疑,这样颜色的浆糊真的能制作出白色的纸张?现在看来是他白担心了。

剩下的工艺就是打料。

也就是将纸浆用人力打成膏状。

制作过奶酪的人就知道,高速搅拌蛋清,就能让蛋清膏化。

估计原理是一样的。

打料现在完全靠人工,说实话挺累人,哪怕部落人力气大,也花了罗罹不少时间。

纸浆不再是纸浆,而变成了白色的膏,以前的纸浆多少看上去有些那啥,但现在完全变了一个样,就像炒出来的牛奶?

虽然夸张了一点,但的确有一种白色麦芽糖的感觉。

会变成这样,是因为纸浆中的纤维分丝和帚化了,完全融化成为了一体,成为了另外一种事物。

剩下的步骤就是捞纸。

就是将膏状的纸浆融入水中,纸浆的纤维丝会游离在水面,将他们捞起来铺成纸张的样子。

最后就是榨干和烘纸。

将铺平的纸浆纤维压出多余的水分,然后烘干,就能得到可以使用的成品纸张了。

得到的纸张的厚薄,完全就靠工艺了。

当然罗罹还没有到讲究的时候,能得到纸已经算是最大的成功了。

说实话,整个工艺需要的时间十分长,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侵泡材料和晒浆糊让它变成纸浆的过程。

不累,但过场多,这就是最原始的造纸工艺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