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康熙忍了一会:“……保成,你压到朕的辫儿了。”

“哦哦!”胤礽赶紧弹开。

他爹可就那么丁点头发啊,再给薅没了,可就真秃头了。

…………

胤礽趁夜回了趟宫里,召集来所有妻妾、子女,说了自己出家当道士的事:“……这件事儿,皇阿玛也知道。今天来,就是想告诉大家实情,不论你们做任何选择,我都会支持。”

东宫里一片寂静,妻妾们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也就石氏稍微冷静些,好些妾室都哭哭啼啼起来,恳求胤礽不要放弃太子之位。

胤礽坦诚地说:“回来是不可能的了,但凡见识过井外的世界,知道自由的滋味儿,又怎么甘心跳回井底,倍受桎梏呢?你们不要觉得道观那么可怕,其实吃穿玩乐比宫里好多了,看我这秋膘,减了多久没减下来。而且,道门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例子很多,你们就在观里享清福,回头我飞升,也可以带你们一块升天。”

“……呜呜!”

妻妾们哭得更厉害了,甚至有露出防备害怕的表情的:难怪圣上让太子静养这么久,还不肯放出消息,殿下不会是疯了吧!现在是从哪个宫殿里逃跑出来。

两年过去,胤礽的三个孩子最大的也有十一岁了,看着额娘们哭得厉害,记忆中关于阿玛带他们放烟火的画面却越发清晰。只是两个儿子既然懂事,也明白皇室与道观的差距,面对胤礽的目光,只低头闪避,唯有小女儿小心摇了摇石氏的手:“额娘,我们跟阿玛走好不好?我觉得道观真的比皇宫好玩!”

石氏还没说话,胤礽就强硬地开口了:“对不住,所有的子女里,郡郡我是一定要带走的。弘晰和弘晋,他们身为男儿,长大最多就是愁一愁如何搏出路,郡郡是女儿身,留在宫里,只有被远嫁的份儿。”

石氏的脸色变了变,虽没说话,但内心却在激烈矛盾中。

一个晚上下来,东宫里哭得就像太子已经死了似的,最后的结果是石氏愿带女儿一同去道观,剩下的妻妾,没一个愿意放弃锦衣玉食的,年岁大的就表示要留在宫里,年纪小的听说出宫有一大笔银子拿,也有选择出宫的。

这些还都是没生孩子的,生了孩子的李佳氏和林佳氏,哭得就像天塌了一样,想想也是,她们的儿子本来都有机会搏一搏皇位的,现在家里皇位没了。但让她们离开皇宫?开玩笑,不可能,在宫里还有机会运作,出了皇宫,那还有什么机会!

胤礽将两个侧福晋的野心看在眼里,摇摇头,带着石氏与小女儿离开。

他不能替任何人做决定,但人一旦做了决定,后果都是要自行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