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公主的探花郎(2)

就算赵河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了有一点不对劲,林时恒依旧不受影响的每天过来蹭吃蹭喝,不对,是探讨学问。

赵河很快就没工夫再去想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问题了,因为他,一个好歹也是考了第七名的举人,居然招架不住这位林兄的各种问题。

两人以友为称后,每天林时恒都会准点在饭点抱着书或者是文章出现在赵河门前,一开始赵河还暗自揣测这位林兄该不会是来蹭饭的吧,但等到他开始接受林时恒的各种探讨之后,就深深的为自己居然胡乱猜测而羞愧。

不得不说,林时恒的学问的确平平,但赵河完全不觉得是他的问题,毕竟每次他们一起读书,林时恒总是要比他能更快地融会贯通,就连背诵方面都要比他这个自觉是天才的人要快出许多。

通俗的来讲,就是底子不行,但学习速度其快,两人只是认识了七天,再一道做文章时,林时恒已经进步到只和他差了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了。

要知道,第一天的时候,他的文章还平平呢。

第七天,赵河捧着林时恒文章,实在是忍不住感叹道:“不知林兄是拜在哪位先生名下,竟然将林兄这样的一个人才这样教导,真真是误人子弟啊!”

能够把这样的天纵之才硬生生给教导成一副平平无奇的样子,这本事简直了。

他真的很想记住这位先生的名字,然后默默记在心里,等到以后自己娶妻有孩子要请先生时一定要避开。

林时恒的先生是明县的一位举人,虽然门下同时还有好几位师兄弟,但平时教导起来也十分尽心尽力,原主因为勤奋,还得了几分偏爱,只是他虽然勤奋,脑子却是不够用,因此即使先生再怎么尽力教导,他也依旧不开窍。

他自然是不能让这位好先生背黑锅的。

穿着一身旧青袍跪坐在塌前的年轻书生苍白着脸咳嗽两声,俊秀面容微微露出了羞愧,温和声音解释道:“赵兄莫要误会,先生是明县的一名举人,对我恩重如山,我那时生病体力不济,先生念我往返家中太过劳累,还特地要我住在府中,只是那时我病症缠身,无力追求学业,能够考得举人,也是考的先生始终不放弃督促。”

赵河一怔:“林兄居然发过病症,看上去如常人一般啊,那你现在可是大好了。”

林时恒面色有些黯然的笑了笑,难得没有再继续留在屋中探讨,只拿了自己的文章,站起来行了礼:“今日多谢赵兄了,明日愚弟再来叨扰。”

赵河有些疑惑他今天怎么要走的这么早,连忙站起来也回礼,让那伺候自己笔墨的书童将人送回去。

虽然林兄就住在隔壁,但他这样做不是显得他体贴吗。

厢房门关上,赵河看着一前一后两道身影自窗户口离开了,正要坐在继续研读,学过医的书童却凑到了跟前来。

“少爷,日后您还是莫要在林老爷面前提起他身体之事了。”

“嗯?”

赵河奇怪的望向跪坐在自己面前的书童,“为什么?我看林兄身体不错啊。”

“少爷也知道,小的略同医术,林老爷面上看着与常人一般,实则面色苍白,双手指无颜色,总是低声轻咳,平日里食菜除了鱼肉基本不食多少肉食,再加上他走路时身形虚晃,想必内里早就亏了身子,只是一直强撑着罢了。”

赵河听的一愣一愣的。

他方才听林时恒说那举人待他好,只是因为他身体原因才学不了多少,还以为是不方便说师父坏话。

原来说的都是真的啊。

这些天两人志趣相投,学问相交,他早就将林时恒当成了比至交好友还要好的友人,若是不知道他身体有碍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这样,明天林兄到我这来,你给他把把脉,看看具体到底是哪里亏损了,只要是病,总能调理回来。”

说完,赵河又沉思了一会,想起什么,抬起头冲着那会做膳食的书童道:“还有你,明天开始,你别弄那些大鱼大肉的,多弄一些药膳什么的,之前不是学过吗?”

书童脆生生应下,又想起来什么,“少爷,您不是嫌弃那些药膳味道古怪吗?若是我做了药膳,您吃不下呢,不若我一边做药膳,一边再做正常饭菜,到时候让林老爷吃药膳,您吃其他就好了。”

“糊涂东西。”

赵河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没看见方才林兄那副样子么,他分明是不想让人知道他病症还未好,你若是那样做,岂不是大大咧咧的告诉他我们都知晓了他还在生病。”

“赶紧赶紧,都出去玩去,别再扰了少爷我读书。”

“诶。”

书童们都退了下去,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房间,只有在白天时才会来伺候,此刻赵河用不着他们,他们自然能回到自己房中轻快。

那会做膳食的书童却没跟着其他人一道去房中玩叶子牌,而是跑去了船上大厨房,打算看看有什么食材可以做。

他对着林时恒这位赞赏了自己厨艺的举人老爷心中十分亲近,虽然听不懂方才那名会医术的书童说的话,却也知晓举人老爷身体虚。

那可就得好好补补了。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天不用林时恒自己过来,一等到药膳好了,赵河自然会派人叫他来一道用膳。

从小到大,除了一道长大的商户子,赵河还真的没什么同龄的朋友,尤其是一道研究学问的这种更是屈指可数,毕竟商户子们并不是有恰好过了四代能够科考的,大部分还都是一些即使有着聪明才智也不能科考只能一辈子行商的商二代们。

他们每日的活动就是到处玩乐,毕竟家里有钱,未来又不需要他们去奋斗,因此虽然赵河和他们一起长大有着情谊,有时候却也会感到寂寞。

毕竟他的主业还是学习,当然想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友。

以前没找到也就算了,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身体居然不好,那他这个做朋友的当然要多多费心。

只可惜可能是林时恒的身体亏损太严重,药膳一连炖了十天,每天忍着那自己喝不惯的气味捏着鼻子跟着一道喝的赵河被补得红光满面,青衣举人面色却还是原来那样苍白。

那会医术的书童把过脉之后可能是学艺不精,只能把出林时恒的身体的确是虚弱,具体什么病症却是说不上来,对此林时恒仿佛早有预料一般,只苦笑着道:“我自小身子便虚弱,许是小时候用功太过,自大了后身子便一日不如一日康健,从前还敢夜晚点蜡读书,现在却是天一黑就要早早歇下,每日读书的时间都不敢长。”

赵河顿时同情无比。

他这位林兄简直是人间惨剧,明明有着这么聪明的大脑,却因为身体不好而连好好学习都做不到,这些天他的进步这么明显,足以可见若是当初林时恒的身体能稍微好上一点点,成绩也不会如此平平甚至还掉在末尾。

和林兄一比,他简直太幸运了。

同情过后,赵河真心实意的道:“林兄可要与我一道练练蹴鞠马术骑射,习武之人,一般身体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自小就喜欢这些东西,若不是知道家族的希望就在自己身上绝对不能轻慢,现在太平盛世武官被文官排挤还不受重视,他早就考武官去了。

就算是后来在书院,他在这方面的成绩也是最好的,就因为这,还遭来了同窗嫉恨。

说起这个,赵河不免愤愤,忍不住对着林时恒抱怨道:“就连先生都说习武强身健体,可我们书院有些人偏要觉得习武是粗人所为,也不看看自己那瘟鸡一样的身板,吹上一阵风都能被刮跑了还好意思成日对着我高谈阔论。”

说完,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的好友身板也不怎么结实,连忙改口:“我并不是讨厌不愿习得骑射的学子,如林兄这般,即使身形瘦弱,看上去也如皎皎明月,光是站在这就让人眼前一亮的,就算是不学得也无妨。”

林时恒温和笑笑:“我小时倒是玩过蹴鞠,后来身体越来越差后也只能在屋中读书,在书院中也是如此,即使再怎么艳羡同窗可以骑射,也不能出门吹风,这几日许是吃了药膳,身体仿佛好了些,听闻京城有骑马场,若是赵兄不嫌弃,等到考完,我便与赵兄约着一起练习骑射。”

他说的这些当然是美化出来的,原主自觉脑子不够用,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拿着书籍在读,哪里还愿意空出时间去外面练习这些。

只是他身体不好整个书院的人也都知道,刚刚考完试还大病了一场,说这些也没人能挑出错来。

赵河果然答应的痛快。

“要我说,一些读书人身体之所以虚弱,还是因为成日里在屋中坐着不四处走动的缘故,还是要每日多走动走动,你看看你,每天也就从你的房间走到我的房间,其余时间都是在屋中。”

他刚说完才发现自己居然把教导他武艺的武师傅说的话给秃噜了出来,差点没直接把自己嘴堵上。

人家正在因为生病黯然神伤呢,他跑出来说生病是因为对方不爱走动,说的还是一个即将要上京赶考的读书人。

林兄不会误以为他是不想让他好好研读书籍文章吧。

他真的没有这个意思啊。

就在赵河内心急的抓耳挠腮面上却还要保持着淡定神色想办法时,林时恒却一脸的恍然大悟。

“赵兄说的有理。”

“今日外面天色不错,不若我们一道去甲板上吹吹风,说不定,还能看着水面上的好景象写出一首不错的诗句出来。”

说着,青衣举人缓缓站了起来,洒脱一笑,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雅意。

他微微挥了挥袖子,面上带着温和笑意,温声道:“赵兄,请。”

赵河又被感动了一把。

没想到林兄的脾气居然这么好,他说错话不怪他就算了还邀请他一道去外面作诗。

这样好的人,一定要做一辈子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