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张军封王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1016 字 2022-10-05

“大家。”霍仙鸣躬身前一步。

“嗯?”李适这会儿正高兴,笑呵呵的扭头看向霍仙鸣。

“奴愿赴凤翔宣敕。”

李适张了张嘴,想了一下摇了摇头:“你不合适……不过去一下也好,代我关慰一下地方,也正好看一看。

如此,你便和左丞同行罢,与凤翔后可赴都,绥备制宜。”

“诺,谢过大家。”

为什么次的节镇册书是让何定带回去的而没派人宣诏呢?

其实这就是大唐的实际情况,一般册敕制书就是由尚书省直接发给当事人就行了,没有什么派人宣读的固有程序。

至于几个太监牛逼哄哄的抬着圣旨到了大臣家里歪鼻子斜眼的那种,历史并不存在。太监是没有资格干这事的。

太监一般最多也就是传个皇的口谕这种。

唐代也不叫圣旨,叫册书,制书,敕书,用于不同品级不同情况。没有什么奉天承运,也没有钦此。

那这次为什么霍仙鸣主动申请要来宣诏而李适又没同意呢?

这次是封王,赐国夫人,这就有点不一样了,需要派人宣诏以示尊祟。不过太监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得派尚书省的大臣。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翰林拟诏,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六部是尚书省下的具体部门。这就是三省六部制。

其他秘书殿中二省和御史司天二台是独立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

另外还有9寺五监,也是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的具体事务部门,和六部之间在职责有一定重叠,受三省和皇帝双重节制。

可以看做是一种制约监督,主要是处理重大危急情况和具体实施事务,也有监察的权力。有点务虚务实的差别。

所以,即使李适再宠信霍仙鸣,也不会同意让他来宣诏。这是对大臣的不敬,也是对尚书省的不尊重。

随后,李晟和浑日进戴休颜三人,还有各路录事参军事,各军参军事,御史等的书,奏报先后发至梁州送到了李适面前。

走物流就是没有加急快递速度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