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迁民之议(下)

良久之后,方从哲才谨慎地道:“陛下,迁民之事事关重大,不知道陛下心中可有什么定数?”

刘一燝也跟着道:“陛下,迁民守土虽然早有惯例,但山陕之地已经历次迁民,民间对于此事怨言颇多,若是处置不当恐有变数,臣请陛下还是从其他州府迁民为好!”

朱由校沉吟片刻道:“朕之所以动了迁山陕之民的心思,原因有两个,一是要开发和守卫辽东、草原需要很多人手,这是朝廷的既定政策,朕不多说!二是要改变贫苦地区百姓的生存环境,山陕之地已经耕种两三千年了,土地早已不堪重负,所以朕要将两地百姓迁往辽东,并封禁山陕两地的山林河谷,禁止种植放牧,以此来修养土地,此为百年大计,不能更改!”

方从哲捻着胡子点头道:“陛下说的是,山陕自古就是关中之地,千年耕种已经让那里的土地失了地力,不但产出少,而且一遇大雨,便是土随水走流入黄河之中,黄河每年泛滥、改道,大多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陛下如果能将两地百姓迁出,让山陕之地休养十年,必定能给子孙留下一片福地!”

刘一燝这些年精研实学,对于水土流失,停耕养地也颇为了解,因此他也不提迁别处百姓的事情了,不过他有预感这件事怕是要着落在他身上,所以有些事情刘一燝还是要问清楚的!

“敢问陛下,此次迁民要迁徙多少百姓?百姓迁至辽东、草原之后又如何安置?”刘一燝问出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个朕已经想好了!”朱由校胸有成竹地道:“朕初期打算先向辽东迁徙一百万百姓,不过这些百姓不能一窝蜂地迁到辽东,而是要分五年完成迁徙!”

方从哲和刘一燝一开始听朱由校要迁民百万,吓得都是一哆嗦,那可是大工程,从组织百姓迁徙到途中供给,最后到达目的地的安置,都是无比繁琐的事情,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导致的都可能是一场民变!

但他们见朱由校要用五年完成百万迁民任务心里又是松了口气,百万人五年迁完,也就是每年二十万,这个事情做起来虽然有压力,但好歹能应付过去!

接着朱由校油说道:“这次迁民不比寻常,朕打算从天启四年开始动员山陕两地的百姓,先可着自愿迁徙的百姓走,同时在辽东试种新粮,看看产量如何,如果新粮能在辽东丰产,相信很多百姓会自愿迁往辽东的!”

方从哲双目又是一亮,赞道:“陛下此举大善,以力驱之不如以利诱之,只要辽东丰产的消息传到山陕,想来很多百姓为了能吃饱肚子都会愿意迁往辽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