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手札任务完成

用的紫砂料偏暗红,含有小泥粒,少平整明润,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

最关键的是,壶盖边缘上被冲了一道小口。让这把大壶在一堆紫砂壶中毫不起眼。

沈瑜小心地端起壶,看向壶底。壶底用楷书刻了两个字---仿古,没有名款。

他拿起打开壶盖,壶的内部也没有印记。壶身素面无纹饰也无文字题记。

他放下壶,向摊主询问:“老板,这壶怎么卖?”

摊主看了一眼:“哦,这是民国的,工艺一般,但是泥料讲究,正经的清水泥!你要买的话,五百元。”

沈瑜没有急着讲价,把圆壶放在身边,对摊主说:“我再选选。”

他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可惜,还是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陈丽丽跟着父亲,在摊子周围闲逛,偶尔听听几位专家的评论。她很快就觉得无聊,于是,与几个人拉开了一点距离。

她无意中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顺着声音看过去,发现沈瑜蹲在一个摊子前,正在挑东西。

陈丽丽心中好奇,就想过去看看。

女儿一走远,就被陈尚发觉。他急忙说道:“丽丽,你不要走的太远了。”

陈丽丽一边说一边往外走,“爸,放心吧。我就过去看看。”

结果,这两人的对话,被几位鉴定师当中的于老师听见了。

他来了之后,没发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无聊中瞥了一眼陈丽丽的方向,却发现了沈瑜的身影。

此时,沈瑜拿起一把传炉壶。

这把壶的底款,有陶业工厂四个字印记,给人感觉是工厂生产出来的流水线产品。

他拿起壶盖,看到盖款的位置,隐约有两个字印记,由于被污渍遮住,所以看不清楚。

沈瑜询问摊主:“老板,这把壶怎么卖?”

摊主说道:“这是把传炉壶,是清朝中期的,是古董。”

他说话的时候,旁边正在挑胡的中年人,抬头看了看摊主,摇了摇头,继续挑选。

沈瑜笑了起来,“老板,我虽然不太懂紫砂,但是,传炉壶是清末民初才出现的新品种,它是怎么跑到清朝中期去的?你看看这个底款,是陶业工厂四个字,这是流水工厂出来的货壶,不是名家手工做的。”

摊主反驳:“你还是不懂,那把壶,就算不是清中期的,也是有年头的,不少名家,曾经在工厂里做活儿。”

沈瑜把自己找出来的两把壶放在一起,对老板说:“老板,这两把壶,您算算价钱。您可别照着名家的算,这肯定不是。”

此时,陈丽丽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