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敦克尔曹大撤退

曹操心下雪亮,他哪里听不出来郭嘉这是在和稀泥分配决策错误的责任。

说到决策错误,郭嘉当初劝他打这一场,一举两得,既能偷点城搞点破坏,又能麻痹袁家,一举两得。郭嘉既然是提议人,肯定也有责任。

不过话说回来,郭嘉这种务虚派的提供思路的军师,不会细节到教曹操怎么打、打多大,每一把下注多少。这些具体的关节还是曹操拿捏的。

所以,后续因为没忍住、舍不得,导致战役错误地扩大化,这个额外扩大的损失,是曹操自己的锅,不关郭嘉的事儿。是他自己小试水之后输红了眼、加大投注的。

曹操能把前面一半的心结抹开,后面这一半却始终依然耿耿于怀,放下筷子恨恨道:

“此战若退,将来如何?难道以后遇敌则避?那不就等于坐看刘备餐食天下了么。连昆阳都攻不下,别的地方就好攻了?”

郭嘉诚恳苦劝:“主公,不可意气用事啊。您应该知道其他城池未必有如此难攻。这昆阳别看城小,关羽诸葛亮怕是早就下了重本钱,广为修缮。

这几日属下也看过了,别的不说,便是那种一面斜坡一面陡坡的羊马壕,土工量之巨大,怕是在别处都可以修筑一座同样大小的新城了。

这些坡看似只有一人多高,可是宽度达五十步,比城墙的厚度宽了至少七八倍,折算下来,可不等于是一道底宽六步、高三丈的城墙了。

而且昆阳城墙能耐巨石反复砸击,跟诸葛亮用了石料修墙有莫大关系。这几日大军四处抓捕当地百姓拷问,也已经得到消息,诸葛亮是之前修南阳运河、破桐柏山垭口,才开采了那么多石料没处用,就近修昆阳的城防。

如此巨额靡费的投入,只要我们不攻此城,李素和诸葛亮的钱不就白花了么。”

郭嘉苦苦分析,试图让曹操相信“绕过铁板别踢上去,就是对花钱造铁板的人最大的打击”。

你跟一块造出来的使命就是让人踢断脚趾头的钢板较什么劲?

曹操听着听着,也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今日决定退却容易,只怕从此再无机会阻止刘备挖通桐柏山、修成南阳运河了。假以时日,荆益民力、物资源源不绝由汉水运至豫州,中原永无宁日矣。”

郭嘉:“但我们现在硬战,同样没有胜算。运河终将修成,毕竟是一两年后甚至更远的事儿,说不定这一两年里,局势能有转机呢?说不定主公整合袁绍遗产之后,能够励精图治、上下一心,对朝廷如臂使指。”

郭嘉的道理说得很明白了:我知道一直拖下去肯定是慢性死亡,但如果以某一个时间节点为限,再偷一波发育,未必不能等到敌人犯错。

其实弱势打强势一方,正面打不过,那就只能拖时间偷发育,等敌人犯错呗。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时,荀彧劝曹操坚持下去、迟必有变,其实也是这么简单朴素的道理。只不过曹操真的等到了袁绍不断犯错误,那就翻盘了。

现在也只能等,只是敌人犯错误的概率,肯定比历史上的袁绍要小得多,能不能等到不一定。

曹操很痛苦,但他终究比袁绍更果断,吃了亏之后,他知道是壮士断腕止损的时刻了。

曹操叹道:“退兵之论是矣,只是大军新挫,骤然退兵,恐为高顺追击。那还不如再坚持待变,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郭嘉连忙附和:“主公之言甚是,是要退兵,但不可这几日就退。刚刚攻城受了重挫,死伤惨重,哪怕是关羽都会料到我们又可能尽快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