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走一步修补一步

最后让考生根据“春秋决狱、论心定罪”的原则,按照题干上提供的“决事比”给出自己给出定罪量刑意见,并且论述理由。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对春秋的系统价值观位阶的取舍,估计一般只专注律法的考生不太考得出来。而董允因为家教比较缜密,小时候读书也不如其他想走法律路线的考生那么功利,应该稍微多些优势。

相比之下,董允意气风发出去冲澡换自己衣服的同时,杨仪还在某个角落挣扎呢。

因为今天的数学卷子,最后两道大题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杨仪几度想放弃,但他也意识到,这两道难题或许就是决定能不能过的关键了。

压轴题先引用了上的一些三角函数基本原理,和上的一些函数值对应表,暗示学生们往这个角度想去解题看样子出考卷的人还是觉得难度太大了,都主动暗示了解题方向。

然后,卷面上列出了一堆条件数据:在夏至日,襄阳城外立一杆,杆高三丈,午时影长某尺某寸。春分日,同一杆,影长某吃某寸,冬至日,又如何如何

然后让考生求:如果把地球设为三百六十度,求襄阳所在位置与地心赤道面夹角多少度

解完第一小题之后,后面还有更地狱难度的,又列出了会稽、长沙、番禺三地做同样实验的数据,但是只给冬至日和春分日的数据,隐去了夏至日的数据,让考生们判断哪个城市在回归线上。

杨仪几乎是把头发都抓掉了好多,一直耗到第三天天都黑了,考场里要求全部收卷,他才是勉强把这些只相当于后世初一初二水平的数学题解开。

“这都能算出来,不管对不对,过程推理都给足了,应该可以中举!蒯府君的公子肯定做不出这道题!”

杨家的族长这次派杨仪来,一半的动机可以说是碰运气,另一半也是觉得他年少学浅多半考不过,就顺便卖个人情给蒯良,这一科把襄阳郡的这个名额让给蒯良的儿子、王朗的女婿。

离场的时候,杨仪才注意到自己因为太过专注,居然中午的时候午饭都没停下来吃,还有两个梅干菜烧饼揣在兜里,就一边啃干饼一边收拾回家。

此后两天,照例是紧张的判卷定分时间。

阅卷官忙碌的同时,考生们倒是松懈下来,有钱的都在襄阳城里好生休息放松,等待出结果。

没钱的也可以继续住在号房里,官府把场地继续开放给大家延长住宿,也继续供应每天两顿粥和干菜饼,算是尽量减轻贫寒考生的赶考经济负担。

甚至理论上考生们如果落榜了,回乡的时候还能领取一包干菜烧饼的干粮作为路上的行粮。很多陪跑的寒门穷人都纷纷称赞新皇善政、李司空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