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卫将军领司空事

这样“低品秩、高实权”的授官情况在刘备目前的九卿、六曹班底中还广泛存在着,也为刘备麾下的很多心腹文武之前年龄不够、官位资历较低提供了缓冲。

比如鲁肃、法正这些跟随较早但才二十五岁以下的年轻谋士,要直接当九卿是有难度的,刘备称帝前他们官职都不高。哪怕他们“从龙”早于钟繇荀攸,也比钟、荀这些四五十岁的人有劣势。

鲁肃相对好一点,毕竟是一州的布政使了,法正却连秩两千石的太守都没当过,当廷尉正之前一直是右扶风长史,谁让他才二十二呢,又没有李素那么铁的功劳。

不过只要后续登基变法实施得好,法正也是可以转正的,这就是刘备为他设计的快速升迁通道,用当孤臣得罪人的代价换。

法正今天也在跟刘备来迎接之列,闻言立刻吧贾诩带了下去,保证好好看押绝对不出意外。当天回到牢里就让人把贾诩彻底五花大绑、牙齿全部敲了,每天灌粥,确保想绝食绝不了,想嚼舌也没牙嚼,养满半个月再砍。

诸葛亮跟刘备回城、在未央宫参加了庆功宴后,就回寓所歇息。刘备给了他好多天的假,基本上能歇到刘备登基之前。

诸葛亮因为如今不是京官身份了,在长安也暂时没有正式的府邸,只是买了些豪宅作为寓所,门口连匾额都不挂那种。他歇了一天后,想起该去拜访李师,顺便打听一下长安这边的政坛近况,就随便让家里仆役准备点礼物上门。

诸葛亮已经很久没在长安住了,去年他跟着李素南巡、一直到武关战役逼降桥蕤,他才短暂回到长安。此后李素倒是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但诸葛亮很快又被派出去支援关羽,忙到现在才回。

所以他对长安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派人去市上置办礼物的时候,才发现长安的市井气象都跟去年很不一样了。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商业氛围极为浓厚,哪怕是最底层的普通百姓,都得每隔两三天就出门购物,这种商业氛围原本是绝对没有的。

事实上,自从刘备之前把租庸调法变为租庸调输法后,这些大型都市的商业井喷已经到了比唐朝还繁荣的程度,只是比宋朝弱。

因为粮食交易不用额外交税,运费可以折抵硬通,长安周边二百里内的百姓都种蔬菜不种粮食了,粮食全部吃外地产运来的。

买米可以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买一次,反正米面是干燥的保质期很长。买菜却不能隔那么久,因为新鲜的菜保质期很短。于是长安城里普通平民的商业交易频率都比变法前提高了十倍。

而诸葛亮看到的新气象,就是去年同期,长安普通百姓只能吃便于长期储运的腌菜、干菜,现在基本上都能吃到新鲜蔬菜了,而且新鲜菜的价格居然还比去年的干菜便宜。

这一切,之前只有那些关心农桑民政的官员能感受到,比如当初来刘备这儿出使的袁涣,他是通过观察沿途百姓的农耕注意到的。

但对普通大众来说,这一切就是入夏之后才发生的,因为菜种在地里需要至少大半个季度的时间生长。袁涣当初看到的是田里还没长成的,诸葛亮看到的却是百姓实实在在吃到嘴里的。

“咱和李师组织的租庸调输变法,居然对百姓有那么大的额外好处,当初推行的时候却没有想到。变法之利害,果然不是定法之人可以事前全部料到的。还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尤其是他打听到在长安周边圈地建庄组织贫民佃农种菜、并且给指导价包销的,是甄家的主意后,诸葛亮就愈发觉得自己家在这一生意上明显眼光窄了。

诸葛亮一路观察民情,内心不禁又引用了一句李素说过的名言,同时他内心对于刘备称帝后即将开始动刀子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愈发期待和慎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