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弑君-上

如果我们要死守雒阳城,只能放弃外围八关,把兵马集中起来,否则每个关多则四五千、少则两三千,只会被各个击破。

袁术在伊阙关外有七万人,我们这儿的五千守兵守了两三天已经死伤不少,最多还有三千人有战斗力。加上陛下带来的护驾亲军三千余人,能支撑多久?若是全部留在伊阙守关,回雒阳的路上这四十里会不会出危险?不能犹豫了!”

刘协急得来回踱步:“也不知道段卫尉那边如何了,弘农驻军也不见动静,信使太慢了,急死人。罢了,实在不行,趁着黄昏赶回雒阳,争取夜间回到城里。”

若是刘协这就果断放弃,回到雒阳,说不定他就能晚死一些了。

可惜的是,对面的袁术军也已经是彻底剑拔弩张,毫无回头路了,这时候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

人在生死赌命的绝境中,往往能爆发出略高于正常水平的智商。袁术跟杨弘定下了“伊阙关内鸡犬不留,杀绝灭口”的毒计后,当然会第一时间完善这个计划。

然后杨弘就意识到一个关键:必须多拖住皇帝一段时间。

至少多拖住一天,不能让皇帝像惊弓之鸟那样,劝退失败后立刻就放弃跑路。

所以,杨弘劝说袁术找借口,派出了一个使者,到伊阙关前,要求见驾。

刘协正在收拾东西准备逃回雒阳、放弃本计划,关下一个袁军文官名叫袁涣的,被袁术逼着来到墙下。

袁术最歹毒的地方在于:他连袁涣都骗了。

出发前他对袁涣说,去确认一下陛下是不是真的、董承是不是真的受缚了,因为刚才那个诈称陛下的人都是在两军相隔强弩射程之外时,才敢上墙喊话,还有盾阵遮挡,视野太差说不定是董承的诡计。

所以,袁涣是被当成了死间使用,他是真心相信,自己的主公是清君侧只想杀董承而没想反皇帝。皇帝只要证明没被董承挟、把董承的兵权剥夺了,袁术就愿意退兵。

这样一个使者,破绽自然更少了。

刘协刚要走,听说劝袁术退兵的事儿可能有转机,他的心中又升起了期待,毕竟也不差这几个时辰,那就再赌一把,反正又没成本。

“国舅,再委屈一下了,绑紧一点,演给袁术来确认的使者看一下,使者走了就给你松绑。”刘协用恳求的语气和表情跟董承商量。

董承的忍耐都几乎到极限了,但想到袁术只派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应该不至于会被假戏真做吧?刘协要是那么出尔反尔,怕是伊阙关的守军自己就先全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