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四省锁钥

她从来没有那么迫切,想要从头到尾搜集写作素材。

而在洮河上行车,入眼最显著的景物,便是河东岸山坡顶上那些时断时续的夯土残垣了。

换个别的女人看到这些破墙,或许不会意识到什么,但蔡琰是当世才女,饱读诗书,心中略一回想,便心情有些激荡:

“始皇帝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我们前日从临洮出发,如今看到的这些,应该就是秦长城的极西之处了吧?”

按照他们的行程,今天可以抵达狄道,四天后就到金城了。

李素嘴角抹过一丝快意,骄傲地感慨:“没错,这里就是秦始皇长城的极西段,洮河以东,秦时就算汉地。洮河以西,自古就是羌地了,不过我大汉数百年间,多次溯源河、湟尽头,深入高原。黄河源与湟水河谷,理论上也是我大汉领土,只是桓帝时起渐渐丢失。

想我七年前,跟着大王在辽东平张纯,兵锋最东直抵玄菟郡西盖马、辽东郡安平等诸县,当时也见过长城最东端的遗迹。整整七年了,咱可是从万里长城最东头,一直杀到最西头。”

这些对李素来说其实也不算什么,他还打到南中深入不毛呢,已经不光是汉地的最西边了,简直是最西南角,这些回忆,想想都是很带感的,让人忍不住要唱“滚滚长江东逝水”。

蔡琰心旌动摇,那些给她抱琴磨墨的婢女就更加对主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仗还没打,蔡琰觉得应该先作赋一首。

她想了一会儿,就提起笔来,先随手在一张纸上写下西征赋几个大字。

西征赋这篇文章,历史上后来也有人写过,是西晋时的文学家潘安写的,不过现在既然蔡琰要先写,就让潘安将来换名字吧,如果这个世界还有潘安的话。

而潘安那个西征赋显然也有模仿班彪的北征赋和班昭的东征赋的意味。如今轮到蔡琰写,当然要更加高屋建瓴。

“岁建安之初定兮,余随夫乎西征时仲夏之酷厉兮,冒炎上而济洮。睹始皇之西宇兮,唯余赘乎残垣仰皇天之宙德兮,叹人功之不永。

历狄道之观览兮,遭皋兰之雄峻。望河湟之浩汤兮,感戍旅之劳逸。振车舟之擎擘兮,助龙骧以奋迅唯同忾之威灵兮,藉丹青而永垂”

蔡琰洋洋洒洒,先写了七八联,一时兴尽,掷笔怅然,让侍婢给她倒了两杯酒,对饮之后,按琴随性而奏,寻些灵感。

李素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其中奥妙,知道这只是草稿,便不去评价,只是从身后搂住妻子,以肢体语言鼓励其创作信心。

车队沿着洮河一路往北抵达狄道后,第二天就开始折向往西。而车队的路线,也第一次与长城残垣分道扬镳了

洮河在此被皋兰山阻挡,要折向西北方,再行一百五十里,然后在刘家峡注入黄河。跟黄河汇流后,再往正北、正东蜿蜒一百三十里,才到金城。

而秦始皇长城的遗址,则不用费这个事儿,直接从转折点继续往北,翻过皋兰山上的险峻之处,直接连接到正北方九十里的金城。

所以翻越皋兰山的路线比沿着洮河黄河航行,要节约近两百里的路线。但因为走水路比翻皋兰山单位里程成本节约二十倍,所以正常人还是会走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