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众正盈朝岂能用宦官的发明!

刘备要处置那些妨碍抗灾的民政官,当然是手到擒来,但他毕竟要表现自己跟李傕完全不一样,所以得走走程序。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蔡邕这个司空,才是大司农和宗正、少府的直接领导,而蔡邕的司空也是刘协亲自封的、满朝无有不服。让他来做这个建议人事变更的恶人,才显得更顺理成章。

刘妙路上就觉得不爽了,此刻听李素亲口说了,不由愈发不甘心:“那些人太不知好歹了,李兄,你这样抗旱灭蝗,有什么对不起百姓的,为什么还有人指摘呢?”

“你们还小,这种事儿说了你们也不懂。”李素懒得回答,因为他一会儿还要留着精力跟正主舌战呢,所以打断了话题,转而问锦瑟:“这几个月,夫人可有送信到南郑?你们启程的时候,成都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消息?”

锦瑟脱口而出:“夫人一切都好呢,就是上个月来信,末尾调侃说,先生去年冬日里做的冰,怕是都要散给诸葛家那些小姐们去做冰酥酪了。她有五六个月身子了,吃不得冰。

王妃倒是已经产后两三个月,到时候能便宜她些,不过王妃也是很快要北上的。夫人信里说,这几个月只剩下诸葛家二小姐经常走动来探望她,别的成都都不剩几个重臣女眷。”

李素尴尬一笑,不好接话,他当然知道,蔡琰惋惜的肯定不是冬天预留的冰留多了,而是指桑骂槐怨念他夏天都不能回去呢。

文艺女青年嘛,想丈夫也不能直接说,只能说“做了冰淇淋都不回家”!

想到温柔之处,四五个月没沾女子的李素自然有些燥热,不过刘妙这电灯泡还在,加上锦瑟毕竟之前未曾过过明路,李素也不好鲁莽。

又扯淡了一会儿,果然听到外面有人来通报,说大王要来访,而且还有大司农和其他几个“汇报抗灾意外情况”的官员,要一起在大王面前议事。

刘备也很给面子了,没有把李素召去北宫陈奏,而是直接莅临京兆尹府议事,颇有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的意味,另一方面,也是显得更加开诚布公。

因为如果到宫里辩论、澄清事实,看客就更少了,低级别的官员都进不了北宫。

李素连忙正了正衣冠,吩咐锦瑟:“你们好好伺候公主,我去处理公务就来。”

刘妙不甘心,假装陪锦瑟坐了一会儿,又硬要去前厅后门屏风处偷听。锦瑟地位低微不好拦,只是知道刘妙知道轻重,告诫她别出声,光听听也就罢了。

李素起身来到正堂,见过刘备和蔡邕,请他们二位先客座,然后才招呼其他人。

刘备也不玩虚的,直接指着下面一群人,说道:“李素,大司农与雍州户曹从事等,近日多日奏报你抗旱灭蝗时独断专行,孤今日为你们双方做主。你们也是,有什么说的,今天当面辩驳。”

刘备很少直呼他名字,可见这次是要建立公信力,以示绝不偏私,谁对听谁的。

李素当然也要配合,所以一副跟刘备公事公办的表情:“大王尽管让他们畅所欲言,臣深知抗旱近月,挂一漏万,难免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