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大灾之年,过分了啊

要不是在现实世界里,而是换到那种拿“如何与世家豪强作斗争”水文的三国里,这点戏份起码能欲拒还迎水个十来万字。

但是,除了这方面的矛盾,李素的精细化管理,还有惹出其他一大堆矛盾。

首先是他大修翻车的事儿,见效慢,一些老派官员觉得他劳民伤财。加技术本身不普及,是李素推广的,有些以清廉著称的硬骨头文官多少怀疑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贪工程款。

毕竟外行审计官员看不懂技术的时候,是最容易怀疑工程师黑钱的,这一点古今皆然。而李素这人向来生活奢靡,这方面恰好容易让人联想黑点。

最后,就是李素逼着百姓灭蝗,在民间信仰和鬼神方面也触及了不少人的盲区。历史直到唐朝,姚崇灭蝗的时候,依然很多人觉得蝗虫是天意,是天降灾异惩戒人君修德的警示,要修德才能驱蝗,不能武力扑杀。

还有人不顾李素的《殿兴有福论》明明已经取代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成为新官方意识形态了,只因为他们自己老了、年轻的时候读书读的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天人感应论,就继续跳出来攻击李素不敬神明、败坏德政。

最后,因为李素组织苦役营的囚徒、战俘大规模吃蝗虫,也鼓励安定郡北地郡冯翊郡的最贫穷流民吃蝗虫。虽然他教导了具体该怎么吃,但毕竟受限于通讯与监控手段,到了地方执行肯定有走样,很多蝗虫吃法有问题,难免吃死了人。

那些觉得不能灭蝗的老夫子,就把吃蝗虫吃死人也算在李素头,言之凿凿私下流言说“吃蝗虫吃死的都是天在警戒汉中王和京兆尹,不能试图妄改天意,不能以术代德”。

李素是没空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他每天一个个县一个个乡走访劝农视察整改情况都来不及呢。

一直到五月下旬,随着刘巴、国渊、蔡邕他们分别到了。刘巴可以在免税和财政手段方面支持李素,而国渊可以在种田的工程科技方面支持李素,有了这两个大司农丞\/工曹级别的副手,李素才能腾出手来管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瞎流言。

另外,跟着刘巴一行人同时抵达关中的,还有刘备的一些家眷,和李素留在汉中的婢女,以及一些被要求留在关中的将领们的家眷、外加该回到万年县就藩的万年公主刘妙。

这些人都是四月底的时候,刘备觉得长安快拿下了,传信回去让他们来长安,五月初启程的。

刘备的正妃吴苋还是没来,主要是嫡长子刘永才两个月大,实在怕旅途舟车劳顿对小孩子不利,所以继续住在南郑。

蔡邕来的时候,当然也没带女儿蔡琰,蔡琰算算时间大约要今年九到十月份生产,如今还住在成都。

其余关羽张飞等将领的家眷全部没来,因为关中粮食太短缺,张飞在五月十五这天,已经启程带着全部残余的两万多南方蛮族山地兵部队回益州了。

而且是直接把军队带回巴西和南中四郡暂住,未来两年哪怕要平定凉州,那也是骑兵部队作战为主,没必要征发那么多山地战的蛮兵部队。未来就算要用山地兵,估计也是为了南方战场的统一了,或者是对荆州北部地区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