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长安疑云

“好!就依此计而行!”袁术想到美处,当即拍板。

杨弘终于松了口气,他这一番也是拼凑出来的,话赶话为了找台阶下,其实根本没多想此计的深远影响,只求眼下不被领导追责就好。

不过,坐在袁术另一侧、此前始终看戏没有发话的阎象,却相对冷静。他虽然暂时也想不出什么计策,但旁观者清,看出杨弘谋划的缺点还是做得到的。

阎象大急劝道:“主公不可鲁莽啊!此计虽然可行,而且能导致长安内讧,但万一杀戮过多,积怨太深,将来不利于主公取天下、得朝廷旧臣人心啊!

而且,无论是段煨、董承、杨彪,他们若要暗暗反李傕、借着我军进攻揽兵权,他们多半会假借天子之名。这一点虽然我们没有抓到真凭实据,但想当然耳也是如此。

所以若用杨弘之计,万一李傕郭汜暴怒,清洗内应时不计后果,伤及陛下,岂不是给天下诸侯攻讦我们的借口!到时候他们就会说是袁公路的反间计逼得李傕杀害陛下,不可不查啊!”

袁术眉毛一挑,拍案怒道:“李傕与其他诸将内讧,关陛下什么事?董卓、王允得势时,哪个没有假借陛下之名下令?那些反董、诛王允之人,无论成功失败,又有哪个不是假借陛下之名讨贼?

都反覆了那么多次了,也没见皇帝被杀。就算这次真有西凉内奸被逼得狗急跳墙而临时起意劫驾,也跟我们毫无关系!何况我听说,今年关中大旱,有些县好像还有伏蝗的苗头,种种灾异非止一端。

若是今年李傕真的暴虐弑君,皇帝年少无子,且自冲质桓灵以来,古已有三代天子是大宗绝嗣、小宗入继,且均为外戚一手遮天所立,根本不按宗法亲疏、全看外戚喜好,挑选年幼傀儡。如今且无威权外戚可定夺宗室入继法则,到时候定然刘氏诸子个个蠢蠢欲动,如此威德沦丧,此天亡汉也。

我袁氏四世三公,恩泽布于海内,天下士林仰望。古有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若是果真到了那一步,我光复长安、诛杀弑君国贼李傕,岂不得为天子!只要做到了那两点,那就是天意授吾!”

还别说,袁术这番话还挺有道理的。自从汉冲帝死了之后,从汉质帝开始,“前一个皇帝年少死了没儿子,谁来继任”,那就是外戚说了算,也不看谁血统更配,就看谁容易当傀儡。所以汉朝中央的继位法则权威性早就沦丧了。

东汉一百七十年,只有前一百二十年算是传承有序、没有血统亲疏混乱,从跋扈将军梁冀开始算,后面乱了整整五十年了。要从145年汉冲帝死、汉质帝7岁继位算起

要是现在汉献帝再死了,别说汉献帝自己没儿子,连跟桓灵同源的河间王刘开一系怕是都绝后了,哪怕找最近的旁支血统,都得直接倒退一百年以上、另找一个汉章帝其他支脉的宗室汉章帝是东汉第三个皇帝,光武帝的孙子汉明帝的儿子,都死了一百零七年了。

袁术当然很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以平贼大功改朝换代。他相信只要自己走出那一步,他那个庶出的垃圾兄长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为了袁家的共同利益放弃拥汉。而且孙策跟他也不算撕破脸,说不定也会改过自新给他当臣。

要是整个东南与河北的地盘都算袁家的,再加上两京三辅之地,怎么不能算一个新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