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出来混久了回家还债

蔡琰听说那些小姑娘只是奏乐伴舞的,倒也来了点兴致,毕竟她痴迷音律也是到了一定程度了:“是么?说说呗,谁鼓瑟鼓得最好?用的风瑟还是雅瑟颂瑟?到时候我也找两个给我伴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体,所以周汉古瑟也是分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弦的风雅颂瑟给不同的诗伴奏。

后世李商隐诗里的“五十弦锦瑟”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传说,最早见于《汉书.郊祀志》。说是汉武帝封禅泰山的时候,司马相如在《封禅书》里写了一则传说:泰帝(太一神)曾使鼓五十弦瑟,泰帝悲禁不止,故破其半为二十五弦。所以人间的瑟最多到二十五弦,五十弦是仙界用的。

蔡琰平时最喜欢鼓雅瑟,就想找俩伴奏风颂,有点像后世吉他独奏的人,喜欢找个低音部的贝斯手。

李素却是听得头大,他跟蔡琰成亲那么久,还听不出风雅颂瑟的音色差别呢,谁让他是个浑身没有半根雅骨的俗人。他只能挠挠头:“那个谁……还有那个谁……鼓瑟都不错,明天你领走调教去吧。”

“什么叫那个谁?没有名字吗?你敷衍我。”蔡琰嘟着嘴不依,跟流氓兔挠墙似地推搡追问。

李素:“那些都是郿坞里放出来的婢女,无家可归了,谁知道原来叫什么名字,你给她们重新取名字好了。”

蔡琰:“那你平时怎么使唤她们的?”

李素:“咳嗽一声,招招手就行了。我不喜欢指名道姓让人伺候,就是想看她们谁闲着谁乐意就来。何必勉强那些不乐意的呢。”

李素的想法其实很朴素:他又不是缺女人,而那些无家可归的小姑娘各有各的遭遇,那些虽然家破人亡但依然自尊自立的,就这样筛选出来,当乐队养着,以后放出去就是了。

“行,那明天我自己挑。”蔡琰拍拍手,把浴池的塞子拔了,让婢女进来给李素擦干就寝。

……

一年半的夫妻分别,导致李素好几天都没有出府办事儿,就宅家交作业了。

幸好他的实际年龄才二十一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再累只要饱饱睡一觉,起来后就又是神清气爽,不会把疲劳带过夜。

插播一个app: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app--咪咪阅读mimiread。

直到回成都后的第八天,荀攸派人给他送了个信,说是计划要给周瑜发货的三十万石军粮和三万五千匹蜀锦,还有配套的两百条四百料大货船、护送的水兵水手、补给物资,全部准备停当了。

李素这才揉着后腰去府办公。

“不愧是天府之国,筹措物资就是快,这几年的田不是白种的。”

感慨之余,李素亲自带着随从和诸葛兄弟,骑马去南安县,查问审核了一下,然后让太史慈领着船队发往宜都,先交给赵云。赵云会在荆州再筹十万石,一起运。

这么庞大的船队,光是水手就有三千人,护卫士兵又有两千人。顺流而下五天能到江州,七天到宜都(因为过三峡的时候特别快,千里江陵一日还)

因为要确保到货时还有三十万石,所以实际起运时发货了超过三十五万石,那五万石是供沿途水手和卫兵吃喝损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