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经济价值

说着,一行人也不骑马?就徒步稍微走了几里地,来到都江堰一侧的“观坂”。

“观坂”这个地名?汉末是都安县下属的一个集镇,说白了?就是一处游览都江堰的风景名胜区。

《三国志》就记载,后来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一年半?才摆脱了董允的说教控制?第一次出宫旅游?‘登观坂望汶水之流’,也就是登上观坂游览都江堰、登高观景。(刘禅早年在吃喝玩乐方面还是被管得挺惨的。他登基后、诸葛亮活着的那12年,刘禅根本不能出宫旅游,纳妃子宠幸宫女的数量也被董允限制)

所以李素等于是把他的“水利研究所”放在了观坂的都江堰景区,既方便心旷神怡放松一下,有个好的工作环境,也便于时时刻刻就近测试鼓捣出来的新玩意儿。

关羽也是第一次来,也就免不了跟其他普通外地游客一样感慨一番:“伯雅这封地真是好地方啊,他也真会挑地方营建别院,名为公务,实则兼顾享乐,这人呀……啧啧。”

推开“研究所”的大门,关羽也不用跟李素客气,直入内堂,也没人会因为保密拦他。

见到李素后,关羽就开门见山,把他改良铁胸甲、要求加上后护心镜和护腿的建议说了。

李素也非常干脆,停下忙碌洗了洗手,表示可以整改:“没事儿,可以慢慢试嘛,如今皮甲产能不足,本来就没往上缝呢,还可以改。

我本来就是打算先锻造一些甲片零件存着,等今年疏通南中商路之后,多取南中兽皮,增加皮甲产能,然后再打造成品。南中犀皮、象皮、鼍皮(鳄鱼皮)产量颇丰,质地也比北方燕甲用的牛皮更为韧实,都是造甲的好材料。”

这一点也不是李素的创新,因为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征调到的主要战略物资,除了金银珠翠这些贵重品,主要就是兽皮、生漆、驮畜、朱砂。

南中的热带猛兽皮革资源是后期蜀汉主要的优质皮甲来源,而南中的马匹虽然不善于平原奔驰作为战马,却驮力强大,适合山地运输。李素既然熟悉三国志,能抄的答案肯定不会放过。

而且他去南中要的东西,肯定比诸葛亮还多得多,后世云南昭通和贵州六盘水一带,是着名的优质煤矿产地,比四川的烟煤好得多,含硫量也低。这些地方折算到汉末就是朱提郡和建宁郡交界,朱提县以南的涂水两岸山区,属于比较容易外运的,

汉末其实已经有工匠小范围用煤炭而非木炭炼铁了,之所以不能推广,就是因为各地煤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优质地硫无烟煤的话,就不能炼铁,否则硫反而会降低铁的质量。

所以李素当然要去征服,他辛辛苦苦打通泸水和涂水的航运、让国渊屯田治理航道,为的就是这些利益。

汉末全盛时期,全国的钢铁年产量也不过一千吨,隋唐巅峰期大约在一千五百吨,相比于汉末的进步,主要是靠灌钢法。

而北宋的钢产量一下子跃升到全国年产三四千吨,主要原因就是到了北宋的时候,工匠们终于普遍琢磨明白了“什么煤含硫低,哪些煤矿的煤可以大规模用于冶炼钢铁”,从而把煤炼铁普及了,这一下子就能达到前一个朝代二点五倍的钢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