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华雄需要急,吕布不用急

毕竟华雄沉不住气渡河求战被击退、损兵折将,在关羽看来董卓军的攻势肯定会不止于此,总要有人为华雄找回场子。

而颍川战场的局势依然是谁主动渡河谁吃亏,那就继续守着,等胡轸、吕布再主动露出破绽时,联军才好以更小的代价胜敌。

可惜的是,一连隔阂相持了足足十几天,除了小规模的偷营骚扰、斥候交锋,胡轸和吕布居然没有再发动大规模攻势,这让关羽孙坚有些难受,也摸不清敌人的新想法。

他们不得不商讨有没有“放着敌军主力不顾,先往颍川下游机动一段距离,偷袭阳城县城”的可能性。

但既然总兵力优势不大,还要偷袭攻城,貌似太冒险了,只好先放弃,正面战场一时僵住了。

拖到二月下旬的时候,整个战场的外部全局变量,又传来了一些对讨董联军不利的噩耗。

这天是二月二十四,一个从后方颍川郡而来的袁术信使,向孙坚通报道:“禀将军,本月十五,冀州牧韩馥让位于袁绍。十九日,兖州刺史刘岱于陈留、袭杀东郡太守桥瑁!袁绍建议刘岱另表曹操为东郡太守。”

邺城离颍川比东郡、陈留要远不少,所以隔了好几天发生的两条消息,前后脚传到孙坚这儿,也属于正常。

孙坚听后,却是微微一惊:“什么?桥瑁不是当初撮合联盟讨董的重要联络人么?刘岱虽是桥瑁上司,怎敢妄杀?桥瑁有何罪名!”

一旬之内,接连发生两起讨董联盟内部的内讧,这势必极大打击讨董一方的气势。虽然早在去年入冬之前,雒阳以东那些诸侯就根本屁事没干,军队也已各回自己驻地,但至少他们的存在还能壮壮声势,孙坚当然不希望他们明着闹内讧。

嗯,确切地说,眼下其实还只算一桩内讧,因为韩馥让袁绍那事儿目前表面上还很和平,是非常自愿的,韩馥也还能平静地再活四五个月。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扰动的话,韩馥大约会在今年七月份才因为担惊受怕而自杀。

面对孙坚疑问,信使答道:“据说桥瑁有越权聚众、擅扩郡县之罪,且造谣惑众,毁谤盟主及联盟大义。”

孙坚一愣:“且细言之!”

《三国演义》上写桥瑁和刘岱的矛盾,是因为“刘岱问桥瑁借粮,桥瑁不给”,这当然是小说家言听不得的。《三国志》则只是简略说刘、桥素来不对付有旧怨,但也语焉不详。

那信使仔细给孙坚解释了一通:

原来,桥瑁原本只是东郡太守,但最近居然有与东郡相邻的陈留郡太守张邈、济阴郡太守吴资迎桥瑁统管三郡。而他们之所以迎桥瑁的理由,居然是因为追溯桥瑁在当初联盟初立时的贡献,所以要拥戴他。